科技 >   >  正文

我國大推力液體火箭發動機試車臺全系統調試完成 當前速訊

評論


(相關資料圖)

新華社記者 宋晨

記者從中國航天科技集團有限公司獲悉,近日,位于航天科技集團六院165所銅川試驗區的亞洲最大推力液體火箭發動機試車臺完成全系統調試,考臺試車方案通過評審。

目前,六院165所銅川試驗中心正在進行試驗準備,該試車臺將推動我國液體動力“八年九機”研制任務邁出重要一步。

“發展航天,動力先行。”六院11所大推力發動機總體研究室副主任張曉光介紹,“八年九機”研制任務由航天科技集團六院規劃,旨在適應航天強國建設需求——從2021年到2028年,研制以500噸級液氧煤油發動機和百噸級補燃循環氫氧發動機為代表的9型泵壓式液體火箭發動機,支撐我國載人登月、深空探測、天地往返重復使用運輸系統等重大航天任務實施。

“八年九機”研制任務的9型發動機中,有3型設計任務落在了六院11所大推力發動機總體研究室。張曉光介紹,火箭發動機行業的特點是研制周期較長,所以只要有工程應用前景,發動機就會預先研制。

研發和生產必須齊頭并進。面對繁重而復雜的研制生產任務,如何將藍圖變為現實,需要數字化轉型作為支撐。這其中,3D打印技術正大顯身手。

據介紹,早在2016年,長征五號運載火箭首飛火箭上就有3種發動機部件由3D打印而成,開創了3D打印技術航天型號飛行應用的先河。

不久前,由航天科技集團六院11所和液體火箭發動機技術重點實驗室主辦的“數創·動力杯”液體動力3D打印設計大賽廣泛征集了全國3D打印愛好者的結構輕量化創新設計,為后續航天液體火箭發動機設計研發提供了有益參考。

相比傳統制造模式,通過3D打印技術,可讓液體火箭發動機生產周期縮短40%,成本大幅降低,合格率和可靠性顯著提升。航天科技集團六院西安航天發動機有限公司增材制造創新中心副主任工藝師王云介紹,現在的目標是一年高質量打印上萬件產品,全面適應“八年九機”研制節奏。

標簽:

今日熱點

熱點排行

最近更新

所刊載信息部分轉載自互聯網,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郵箱:5855973@qq.com

聯系我們| 中國品牌網 | 滬ICP備2022005074號-18 營業執照  Copyright © 2018@.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