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 >   >  正文

【天天新要聞】全球首次海上風電無淡化海水直接電解制氫海試成功

評論


(資料圖片)

王心艷?陳科

6月2日筆者從中國東方電氣集團獲悉,經中國工程院專家組現場考察后確認,由深圳大學、四川大學謝和平院士團隊與該集團聯合開展的,全球首次“海上風電無淡化海水原位直接電解制氫技術”海上中試,在福建省興化灣海上風電場獲得成功。

全球首套與可再生能源相結合的漂浮式海上制氫平臺“東福一號”。采訪對象供圖

本次試驗得到中國工程院、福建省、福州市和福清市的大力支持,中國工程院專門組織院士專家組赴現場考察,見證海試情況。專家組認為,海水無淡化原位直接電解制氫裝備設計合理、運行穩定,試驗驗證了該項技術的可行性,可以作為未來海上可再生能源制氫的重要發展路徑。

此次海上中試于5月中、下旬在福建興化灣海上風電場開展,使用的是由東方電氣集團與中國工程院謝和平院士團隊聯合研制的全球首套與可再生能源相結合的漂浮式海上制氫平臺“東福一號”,該平臺也是海水無淡化原位直接電解制氫海試樣機,集成了原位制氫、智慧能源轉換管理、安全檢測控制、裝卸升降等系統于一體,在經受了8級大風、1米高海浪、暴雨等海洋環境的考驗后,連續穩定運行了超過240小時,驗證了由中國科學家原創的海水無淡化原位直接電解制氫原理與技術在真實海洋環境下的可行性和實用性。

專家組認為,本次海試成功首次實現了我國學者提出的全新原理技術在真實環境下的可行性和穩定性;首次實現了海上風電可再生能源和海水直接制氫的一體化技術體系;首次驗證了海上風電無淡化直接制氫抗海洋環境干擾的可行性。同時,本次海試也是中國工程院院士團隊落實我國“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強”的實踐案例之一,實現了從獨創性原理、顛覆性技術、國產化裝備到特色電解制氫工業模式的中國科技自立自強發展路徑。

據了解,海水無淡化原位直接電解制氫技術成果由謝和平院士團隊于2022年11月在《自然》發表,被評為2022年中國科學十大進展之一。2022年12月,東方電氣集團與深圳大學、四川大學謝和平院士團隊簽署協議,正式開展該項技術聯合創新,并由東方電氣集團負責成果轉化和產業化。

標簽:

今日熱點

熱點排行

最近更新

所刊載信息部分轉載自互聯網,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郵箱:5855973@qq.com

聯系我們| 中國品牌網 | 滬ICP備2022005074號-18 營業執照  Copyright © 2018@.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