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料圖)
科技日報記者 矯陽
隨著國產首臺16米級直徑盾構機“運河號”盾構機精準出洞,國家級創新工程——北京東六環改造工程盾構隧道東線貫通,標志著國內最長盾構高速公路隧道全線貫通。
北京東六環改造工程由首發集團組織實施、中國鐵建鐵四院設計、中交隧道局和中鐵十四局等參建,是落實新版北京城市總體規劃的重大工程。建設者將東六環局部段引入地下建成隧道。地上留出空間用于打通城市斷路、促進產業發展并規劃大型公園,通過“縫合城市”促進北京城市副中心高質量發展和京津冀區域交通協同發展。
據鐵四院設計負責人肖明清介紹,北京東六環改造工程全長16.3公里,其中入地改造盾構隧道7.4公里,直徑15.4米,最大埋深59米。盾構隧道采用分離式雙洞布置,每洞布置3條車道,分為三層,上層為排煙通道、中間層為行車通道、下層為國內首設的疏散救援通道。這一盾構隧道具有超大直徑、超長距離、超深覆土、超敏感環境等施工難點。
作為我國最長盾構高速公路隧道,北京東六環改造工程盾構隧道建設創造一系列紀錄——隧道總長7.4公里,為我國使用盾構法施工的最長高速公路隧道;由“京華號”和“運河號”兩臺盾構機開挖直徑16.07米,為當時國內在建最大直徑盾構隧道;隧道最深處位于地下75米,是北京市埋深最大的地下隧道。今年6月,工程西線隧道率先貫通。
為打贏這場“地下攻堅戰”,設計團隊攻堅克難,提出了一系列構思新穎、安全可靠、施工便捷的技術創新,解決了疏散救援、施工困難等一系列技術難題。針對長距離高壓富水砂層掘進、穿越風險源密集的工程特點,設計團隊與參建各方多次研討,提出采用水泥-水玻璃雙液漿同步注漿的方法。
我國企業自主研制了單臺總重量達4500噸、長約145米的“京華號”和“運河號”盾構機。研發人員先后攻克10余項核心技術難題,其中超大直徑盾構隧道同步雙液注漿技術填補行業空白,大幅提升隧道的穩定性和防水質量,實現了“隧道零滲漏、地面微擾動、施工零事故”。
標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