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 >   >  正文

研究發現大腦衰老基因“指紋”

評論


(相關資料圖)

科技日報記者?劉霞

在一項針對小鼠的最新研究中,美國斯坦福大學科學家確定,衰老大腦中最明顯的變化發生在白質中,白質是一種神經系統組織,旨在傳遞信號。研究結果有助深入了解正常衰老導致的認知能力下降,以及衰老如何導致阿爾茨海默病、帕金森病和多發性硬化癥等神經退行性疾病。相關論文發表在最新一期《細胞》雜志上。

研究示意圖???圖片來源:《細胞》雜志

在許多神經退行性疾病中,大腦的某些區域更容易受到損傷,但科學家們不知道確切的原因。鑒于此,研究團隊對59只3—27個月大的雌性和雄性小鼠大腦兩個半球的15個區域進行了采樣,并對大腦每個區域發現的細胞表達的基因進行了鑒定和排序,結果鑒定出82個出現頻率比較高的基因,這些基因在10個或更多大腦區域的濃度各不相同。隨后,團隊利用這些基因制定了一個通用的衰老評分表,評估大腦不同區域的基因活動隨著年齡增長而變化的情況。

團隊發現,白質存在于大腦深處,含有受白色髓鞘保護的神經纖維,在12個月和18個月大的小鼠中,其基因表達變化最早、最明顯。這些小鼠的年齡相當于人類的50多歲。

標簽:

今日熱點

熱點排行

最近更新

所刊載信息部分轉載自互聯網,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郵箱:5855973@qq.com

聯系我們| 中國品牌網 | 滬ICP備2022005074號-18 營業執照  Copyright © 2018@.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