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5月以來,鄭棉主力合約振蕩走弱,從21000元/噸上方跌至20000元/噸附近,逐步走出21000—22000元/噸振蕩區間,疲態盡顯。
上游有大量棉花未出售
目前,上游軋花企業依舊面臨賣棉難的問題。截至6月5日,全國累計銷售皮棉328.6萬噸,同比減少252.7萬噸,較過去四年均值減少169.5萬噸,銷售進度約為56.65%。這意味著上游軋花企業仍有大約40%的棉花未售出,原因在于上游軋花廠去年收棉價格較高,棉花成本多在24000元/噸附近,而期貨價格一直在22000元/噸以下波動,難以完成套保,而現貨銷售又面臨下游需求走弱的局面,現貨亦難以出售。
下游訂單遠不及預期
目前下游已經進入淡季,訂單水平嚴重不及預期也使得下游在采購棉花上極為謹慎。這就導致盤面上來自下游紡織企業的買盤嚴重不足,雖然棉花價格跌至20000元/噸附近激發了部分下游企業的點價和補庫操作,但決定下游買盤的依然是訂單水平。目前訂單水平不及預期,并未出現明顯改善,由于對未來的悲觀預期加上棉花成本高企,紡織企業以求生存為主,并不愿意大規模補庫,而是大范圍尋求替代,目前滌綸短纖價格大漲部分原因亦在于紡織企業使用化纖替代棉花降低生產成本。
宏觀面影響逐步轉向利空
市場預期的地方收儲以及相關支持政策目前未見蹤影。宏觀面上,利空因素開始增加,6月美聯儲將繼續加息,且美國對于新疆農產品出口禁令并未出現任何放松和改變。宏觀層面影響逐步轉空。
綜合來看,不管是從供需、政策面看還是從宏觀面看,利空因素都多于利多因素。從基本面因素來看,鄭棉振蕩偏弱的概率較大,操作難度上升。在目前連續振蕩多月以后,鄭棉主力合約隱含波動率已經降至歷史低位,僅有17%水平,低于平均20%的隱含波動率均值。從后期走勢上看,鄭棉波動水平可能加大,波動率水平走高的局面或再次出現。投資者可以采取買入看跌期權的保值方案;在期貨上難以操作的投資者,可以考慮在期權上買入跨式策略做多波動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