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訊 >   >  正文

每日觀察!國際周評:不利因素漸占上風 棉價是否就此下跌?

評論


(資料圖)

6月13-17日,美聯儲堅定加息75個基點引發市場對經濟衰退的更大擔憂,金融市場受到沖擊,棉花市場在宏觀面的利空影響下連續回落,ICE期貨回吐前一周的漲幅,主力12月合約收于118.29美分,周跌4.07美分,本月累計下跌6.89美分。從技術面看,棉價長期趨勢還沒有徹底終結,但其走勢已進入關鍵期。

上周市場的突出特點是美聯儲加息的影響,此次美聯儲加息前后,美國道瓊斯指數飛流直下三千點,美元指數在加息前急速飆升連續創下歷史新高,大宗商品市場寒風勁吹。在美聯儲的連續加息的同時,歐盟也準備連續上調利率。隨著通脹不斷上升和利率不斷上漲,全球經濟將陷入滯漲和衰退的風險越來越大,這使市場對棉花終端消費下降的預期更加強烈。對于USDA的新年度消費預測,分析人士普遍認為,在亞洲各國開機率和歐美終端消費下降的情況下,下年度消費預測居然和上年度一樣明顯說不過去。

不過,雖然形勢對棉花消費極為不利,但棉花價格是否就此深跌也難以斷言。除了下年度供應存在的不確定性之外,還有一些因素需要考慮。

就現階段而言,紡織廠的進口需求將為棉價下跌提供支撐。據消息人士透露,雖然印度政府沒有正式宣布延長免稅進口期限,但市場傳聞執行期限已從9月30日之前發出提單延長到12月31日前完成清關,這或許能夠解釋近期印度紡織廠全力詢價外棉、在國際現貨市場一枝獨秀。受印度集中、持續采購的影響,棉花供應緊張的假象可能會再延長幾個月。而與此同時,ICE期貨上的On-Call合同數量還在不斷增加,目前2022/23年度的點價盤數量達到8.88萬手,這會為后期市場下跌不斷提供緩沖。

上周,鄭棉期貨終于破位下跌,國內棉價走向已徹底扭轉。以往,中國棉價的大幅下跌往往帶動ICE期貨相應回落,至少會給外盤拖一些后腿,原因在于內外價差過大對美棉出口不利。但現在情況變了,在歐美聯手制裁新疆棉的大背景下,由于國內體量有限,中國要保持紡織品服裝出口增長只能進口棉花棉紗,而只要中國進口,外棉價格就很難跌下來。如果這樣,內外棉花價格將就此分道揚鑣。

回到當下,由于宏觀經濟形勢不佳,近期棉花價格可能繼續承壓,但隨著價格的回落,紡織廠的逢低點價和采購對市場有支撐。從后期看,在天氣因素的擾動下,12月合約仍有望保持在較高水平,是否能突破前期創下的133.79美分尚難以判斷,本月底的USDA實播面積報告將為下年度美棉產量提供更為準確的指引。

標簽: 普遍認為 現貨市場 說不過去

今日熱點

熱點排行

最近更新

所刊載信息部分轉載自互聯網,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郵箱:5855973@qq.com

聯系我們| 中國品牌網 | 滬ICP備2022005074號-18 營業執照  Copyright © 2018@.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