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關資料圖)
據海關總署統計,2022年5月我國進口棉花約18萬噸,環比呈現回升態勢(2022年4月進口棉花17萬噸)。但值得注意的是,整個5月雖ICE期棉、鄭棉漲跌趨勢基本一致(有階段性小幅背離),但內外棉價不僅嚴重倒掛(1%關稅下),且價差越拉越大、越來越突出,理論上新疆棉競爭力已非常突出。截止目前,中國主港美棉31-3/31-4 36/37(強力28GPT)1%關稅通關后直接成本與內地庫2021/22年度新疆棉倒掛高達4000-5000元/噸。
那么都是哪些棉紡織廠在內外棉價差放大、人民幣匯率貶值等不利因素下繼續采購、通關美棉/巴西棉/澳棉呢?業內分析主要有如下三類企業:
一、接到出口美國、歐洲等服裝品牌商/零售商中長線訂單的企業(合同中明確約定禁用新疆棉),為及時排單、運輸、交貨、回收尾款,硬著頭皮也要抓緊了單,從信譽和長久合作的角度出發,利潤放在次要位置。
二、廣東、江蘇、浙江、山東等沿海地區加工貿易企業采購外棉(特殊監管區域物流貨物進口、進料加工貿易進口),雖進口量統計在列,但接單、銷售都不在國內。
三、少量高支高附加值訂單采購商指定采用美棉、澳棉或巴西棉等“定紡”,紡企采購/清關以小量多批、隨用隨買為主。2022年2季度以來高支普梳/精梳紗訂單持續疲軟,訂單短缺,紗廠對短單、小單不再挑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