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料圖)
據廣東、江浙等輕紡市場貿易商反饋,近半個月來越南、印度、巴基斯坦等產地賽絡紡棉紗不僅供應非常充足,貿易商庫存有不同程度的上升,而且中低配低價資源較多,部分輕紡進出口公司降價跑貨的意愿偏強,但進口棉紗整體詢價、出貨氛圍仍偏冷清,印度/巴基斯坦OE紗、C20S-C32S高配紗成交量持續回落,貿易商、織布廠囤貨備料的信心明顯不足。
另據了解,近期印尼、越南產T/C 21S、T/C 32S、T/C 45滌棉紗出貨景氣度下滑,部分買家要求國外紗廠暫緩執行合同或延期發運,以減緩庫存壓、資金流壓力。
浙江某中型織造企業表示,隨著6月中旬ICE棉花期貨、鄭棉雙雙跳水,印度、越南等國紗廠棉紗FOB/CNF報價也隨之大幅下調,港口保稅棉紗、清關棉紗也陰跌不止,導致布廠、棉紗貿易商4/5月份簽約的進口棉紗合同大幅虧損,合同執行困難比較大,只能協商未履約的合同延后執行、由國外紗廠“回購”或取消合同。該公司表示,目前除了出口棉紡織品、棉制服裝訂單嚴重不足外(開機率維持在50%-60%),近期華東地區持續高溫導致高峰期電價上漲、拉閘限電等舉措也對布廠、印染廠、服裝企業接單/排單造成一定影響。
從調查來看,7月中旬以來通關印度C32高配棉紗人民幣報價與國產C32棉紗的倒掛幅度持續在3000-4000元/噸區間,而越南產C32高配紗與國產棉紗倒掛2500-3500元/噸(越南/印度大廠、品牌紗與2萬錠以下紗廠的報價差距比較大),國內布廠接受、消化的難度并未減弱。廣東某外貿公司表示,因采用進口棉紡紗或直接進口棉紗的成本明顯偏高,對有明確要求“非新疆棉”的出口美國、歐盟訂單報價、合同價也相應提高,否則寧肯拒單也不會冒險。
寧波、上海等地的棉紗貿易公司判斷,雖然6/7/8月份抵港、入庫的國外棉紗數量不會出現較大幅度增長,但因保稅棉紗、清關棉紗出貨緩慢,因此港口庫存預計只升不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