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料圖片)
八月,金秋豐收在望,新疆團場即將迎來收獲的季節。為準確掌握今年的棉花產量,連日來,在第一師十四團團場農業技術人員的指導幫助下,各連隊開始到田間地頭對棉花進行田間測產。
8月22日,在四連職工張正軍的棉花地里,連隊兩委經過規定選點,采取查、量、數等方法測出苗株數、苗鈴數、科學測算棉花的產量。
據技術人員介紹,此次測產,采取隨機或同步取樣方法,對每塊條田進行科學測量,做到塊塊條田不走過場,全面覆蓋、不重不漏、不留死角,真實、有效及時測出每塊棉田的實際產量,并由職工全程參與,確保棉花測產工作扎實推進。
“從目前的測產采樣情況來看,連隊部分棉花收獲株數和鈴數較去年略有減少,是受到今年極端天氣的影響。但由于前期預防措施到位,總體來講,今年大部分棉花產量還不錯。”四連兩委王鵬飛說。
經過測產,張正軍家的棉產畝產預計達480公斤。在測產過程中,技術人員還對9月份即將到來的棉花吐絮期的田間管理進行了有針對性的指導。
“今年天氣對棉花不太好,好在有技術人員的幫忙,我這心理踏實了。在后期棉田管理中,我會按照技術人員的指導,控制好水和打落葉劑的時間,也許還能增產呢。”張正軍說。據他介紹,今年多虧了技術人員的指導,克服大風、夏季氣溫偏高等不良天氣影響,目前他家80畝棉花地,長勢良好,處于現蕾坐桃期。
據了解,今年十四團棉花種植約6萬余畝。截至目前,已完成團場55%的棉花測產采樣工作,各連隊在棉田不同方位正緊張有序地進行著棉花測產工作,確保棉花測產工作在8月底結束。
據悉,目前,十四團已建立各連隊棉田基本情況檔案,按照棉花株型、品種、株高、日生長量等進行登記,為進一步了解和科學分析了棉花生產的技術管理效果與產量形勢,棉花價格補貼提供了準確可靠的數據支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