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訊 >   >  正文

焦點!河池宜州桑園管護實施數字化改造

評論


(資料圖)

9月2日,廣西河池市宜州區德勝鎮上坪村劉三姐高效生態桑蠶產業(核心)示范區內,桑樹長勢喜人,連片桑海一眼望不到邊,桑農們忙著采摘桑葉。

“現在桑樹管護越來越科技化,葉大蟲害少,蠶繭子有質量,價格自然也好?!鄙^r韋萍向記者介紹,言語間流露出對今年桑蠶養殖增產增收的喜悅。

近年來,宜州區實施科技惠農政策,積極探索低產桑園改造建設新模式,抓好病蟲害防治,桑蠶產量得到明顯提升,為桑蠶產業注入科技活力。

“我們運用智慧桑園管護模式,通過力源寶智慧農林管護平臺,進行全程數字化管護。采用桑園破壟施肥技術,增施有機無機生態配方肥,使用智能施肥器和手環進行精準施肥,達到提質增效的目標?!睆氖罗r業技術開發推廣的廣西沃澤生物科技有限公司副總經理李正毅介紹。據了解,力源寶智慧農林管護平臺配套智能施肥器、智能手環/工牌等硬件工具,具有自動稱重與重量偏差報警、地理信息定位、施肥信息上報、軌跡上傳、拍照等功能,形成“產量可測、管理可視、經營可控”的農林業云管護數字化新模式。該模式改變現有傳統管護方式,用戶不需要豐富的經驗,也能精準評估、精準施肥、智能管護、增產增效、降本增收。

有了實踐經驗后,2021年以來,宜州區大力開展低產桑園改造宣傳動員和技術培訓示范帶動工作,在石別鎮、德勝鎮、劉三姐鎮等11個鄉鎮實施低產桑園改造項目。政府組織公司、鄉鎮桑蠶專業合作社負責人及技術人員對桑園進行桑桿及雜草清理、開溝施肥、抹芽等工作,現場講解桑園管護技術,為繭絲綢高質量發展提供支撐。

“今年上半年,我們牽頭組織低產桑園提升改造,7月初,指導桑農對桑樹進行夏伐,并進行桑園噴藥、施肥。現在到了桑葉采摘期,我們的主要工作是防治病蟲害,保障蠶蟲能吃到優質桑葉。再過段時間,今年下半年的第一批蠶繭就要上市,也是檢驗我們低產桑園提升改造成果的時候?!痹搮^農業農村局技術人員陳愛軍說。

病蟲害也是影響桑葉產量的主要原因之一。該區按照“昂起龍頭、聚合人才、補齊短板、改革機制”的總體思路,深入開展病蟲害防治指導,抓好桑蠶病蟲害防治工作,進一步鞏固當地繭絲綢提質增量改革集成試點成效。改革以來,該區的桑園病蟲害得到了有效控制,桑蠶病蟲害發生率大大降低,蠶繭產量和質量得到有效提升,農民養蠶收入顯著增加。今年以來,該區開展桑蠶生產技術培訓及現場指導17場次,組織農技人員下鄉現場發放農藥,進村開展無人機噴藥防治工作,有效提升廣大農民群眾的安全用藥水平,推進桑樹種植農藥使用減量化,促進桑蠶產業綠色高質量發展。

據了解,宜州區目前桑樹種植面積39.3萬畝,占廣西桑園面積13.09%,覆蓋16個鄉鎮211個村(社區),養蠶農戶10萬戶45.6萬人,占該區農村人口的89.4%。該區有小蠶共育戶165家,小蠶共育率高達86%以上;桑蠶類農民專業合作社36家,養蠶量155萬張,鮮繭產量7.5萬噸,產值34億元,農民人均養蠶收入7500元以上,其中養蠶脫貧戶8694戶,占該區脫貧戶的52%。蠶桑產業已成為該區強區富農、惠民增收、鄉村振興的重要支柱產業。

標簽: 病蟲害防治 技術人員

今日熱點

熱點排行

最近更新

所刊載信息部分轉載自互聯網,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郵箱:5855973@qq.com

聯系我們| 中國品牌網 | 滬ICP備2022005074號-18 營業執照  Copyright © 2018@.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