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訊 >   >  正文

世界觀察:推動棉花輕簡化栽培 安徽召開觀摩暨產業發展研討會

評論


(資料圖片僅供參考)

為貫徹落實“兩強一增”行動計劃,積極推動我省棉花輕簡化、機械化種植技術,挖掘棉花多功能利用示范應用,9月3日至5日,安徽省棉花輕簡化栽培與觀賞棉示范應用觀摩暨產業發展研討會在安徽省安慶市召開。

會議由安徽省農業科學院棉花研究所與安慶市迎江區農業農村局、安慶市迎江區科技局共同主辦,采用現場觀摩與學術研討相結合的方式進行,來自省農業農村廳相關部門負責人、各植棉大市(縣、區)農業主管部門及相關單位的負責人和技術人員40余人參加了觀摩和研討。

與會代表先后前往安慶市新洲鄉和省農科院棉花研究所安慶試驗基地,實地觀摩了棉花輕簡化、機械化種植技術應用現場以及彩色葉片觀賞型棉花構建棉田生態景觀示范應用展示。在今年持續高溫干旱的氣候條件下,輕簡化栽培技術示范片棉花長勢良好,核心區棉花畝成鈴6萬個左右,有望實現畝產籽棉250公斤的穩定產量;利用紅色葉片棉花構建棉田生態景觀試驗取得初步成功,同時收集創新了系列彩色葉片觀賞型棉花種質資源,為棉花在休閑觀光農業方面的應用進行了有益探索,為拓展棉花的多功能利用提供了新的途徑。

會議由安徽省農科院棉花研究所所長朱加保主持,副所長徐道青副研究員、何團結副研究員等兩位專家分別做了“棉花綠色輕簡高效栽培技術”以及“彩葉觀賞型特色棉花種質資源研究工作匯報”的專題報告。與會專家、領導就安徽棉花產業發展方向開展了研討,針對當前我省棉花產業現狀與面臨的問題,大家積極出謀劃策,提出了許多有益的建議。

近些年來,我省棉花種植面積下滑,主要原因是植棉機械化程度低、比較效益下降。安徽是紡織服裝大省,也是傳統植棉大省;安徽省地跨長江流域和黃河流域,無論是種植模式還是氣候和生態條件,安徽省都屬于植棉優勢區。為降低我國棉花產業風險,需要適度恢復與發展安徽等內地棉花生產。解決棉花產業萎縮問題的根本出路,需要依靠科技創新,加快棉花綠色輕簡高效栽培技術的推廣應用;以棉花生產全程機械化為方向,研發適合本區域應用的農機裝備,研究與農機相適應、相配套的農藝技術,降低棉花生產成本;同時,要研究開發棉花的多功能利用價值,提高農民種植棉花的綜合經濟效益。

標簽: 安慶市迎江區 副研究員 種質資源

今日熱點

熱點排行

最近更新

所刊載信息部分轉載自互聯網,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郵箱:5855973@qq.com

聯系我們| 中國品牌網 | 滬ICP備2022005074號-18 營業執照  Copyright © 2018@.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