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料圖片)
9月3至5日,由安徽省農科院、岳西縣人民政府主辦,院蠶桑研究所(省特色農業技術體系)、岳西縣科技經濟信息化局、岳西縣農業農村局承辦,蠶桑科技特派團岳西行暨成果轉化現場觀摩會在岳西縣成功舉辦。院副院長、蠶桑復合型科技特派團團長趙皖平,省科技廳農村與社會科技發展中心副主任李紅兵,省農業農村廳特色農業管理站站長劉明剛,岳西縣副縣長儲今勝出席會議并講話。
會上,趙皖平介紹了特派團人員結構、基地建設、成果示范、技術服務等情況,并表示岳西特派團對推進安徽省蠶桑新品種、新技術、新模式、新裝備“四新”科技成果轉化、產業提質增效、蠶桑全產業鏈建設,發揮蠶桑科技特派員服務功能,彰顯安徽省蠶桑賦能鄉村振興階段性成就具有重要意義。要堅持把科技特派員制度作為科技創新人才服務鄉村振興的重要工作,要求特派團進一步厘清思路,明確發展方向,優化產業結構,真抓實干,力爭在科技助力鄉村振興中作出新的更大貢獻。
此次蠶桑科技特派團,依托安徽聯豐制絲有限公司、岳西縣興煒種養專業合作社、安徽紅方工藝品有限公司等服務企業在岳西縣來榜鎮、蓮云鄉等地建設蠶桑標準化種養示范基地,在家蠶規模化省力化健康飼養、繅絲加工、蠶桑創新產品開發等方面為企業提供“四新”成果示范推廣、培訓,開展生產關鍵共性問題攻關。簽訂服務協議企業9家,涉及蠶桑生產、繅絲織綢、創新產品研發等行業,年度產值超2.6億元。依托技術力量雄厚的專家團隊和有豐富經驗的基層專家,服務岳西蠶桑主產區白帽鎮、來榜鎮、蓮云鄉、毛尖山鄉、青天鄉5個鄉鎮的10個示范村,服務蠶農超2000人,年發種量超2萬盒,蠶桑年產值超4500萬元。
與會專家一行現場觀摩了岳西興煒種養合作社蠶桑新品種示范基地和老鴨村特派員工作站現代化養蠶大棚,考察了由院蠶桑所選育的家蠶夏秋用新品種“皖豐*夏暉”、皖桑系列桑樹新品種的養殖、種植情況,以及自主研發的蠶室智能管理系統等設施設備,并提出產業發展的建議對策,同時專家強調要加大力度示范推廣新品種、新技術,省力化、智能化特色農機裝備,促進產業提質增效,賦能高質量發展。
院科研處負責同志,省科技廳、省農業農村廳及全省三十多家行政主管部門、龍頭企業、合作社等單位八十余名代表參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