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關資料圖)
據青島、張家港、上海等地棉花貿易商反饋,近一周多來中國各主港棉花出入庫都相對清淡,保稅棉、非保稅棉詢價/成交仍延續疲軟,清關低基差低價美棉、印度棉、非洲棉出貨情況稍好,市場情緒比較穩定,盡管ICE棉花期貨主力合約從108.10美分/磅下跌至101.61美分/磅,但大幅降基差、拋貨的現象并未出現。
9月14-15日保稅美棉31-3/31-4 36/37(28/29GPT)一口價128-130美分/磅;而保稅巴西棉M 1-5/32(28GPT)的報價則高達125-128美分/磅,巴西棉與美棉的價差持續收窄甚至重合。一方面巴西棉以2021年度新棉為主,顏色級占有優勢;另一方面巴西棉籽棉收購、貿易商簽約合同價都比較高。
江蘇、山東等地的幾家棉紡織企業表示,由于2021/22年度ICE棉花期貨暴漲驟跌,導致各棉花貿易商目前在港的保稅棉、清關棉采購成本差價非常突出,再加上各經營商資金狀況不同、對2022/23年度棉花市場走向判斷存在分歧等等原因,導致港口外棉現貨報價仍舊很混亂,給原料采購增添很多困難。
據了解,目前青島港美棉31-3 37(強力28GPT)的報價從127.30美分/磅至138.30美分/磅,相差近11美分/磅(均為基差報價);印度棉M 1-5/32偏低報價109.30美分/磅,偏高報價卻達到123.30美分/磅,價差更拉開至近14美分/磅。紡企、中間商采購不僅需要到庫驗大貨,還要貨比多家,反復協商壓價,成交價與報價一樣,也相差懸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