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以來,我國多地出現“斷崖式”降溫。“北方人已經搬出了羽絨服”“廣東將加入降溫群聊”“北京錯失秋天一秒入冬”等話題接連登上新浪微博熱搜。寒潮之下,不少消費者御寒保暖需求大增,促使秋冬服裝在整個國慶節假期的銷售表現極為亮眼,也迅速帶動起了秋冬面料的銷售熱潮。
(資料圖片僅供參考)
錯過春夏贏在秋冬
多地短時間內出現的降溫天氣,正影響著消費市場的“溫度”。《中國紡織報》記者走訪發現,各大購物中心、百貨商場的服裝專柜已將冬季衣物擺在顯眼位置,羽絨服、羊絨衫等“寒冬標配”一一上架,試穿、選購的消費者絡繹不絕。電商平臺數據更是火熱:國慶節期間,秋衣、秋褲銷量環比增長125.64%,羽絨服銷量環比增幅超過140%。
紅火的消費局面告訴整個紡織服裝市場,冬裝市場需求龐大,可以有所作為。
面料市場也聞風而動。監測顯示,中秋至國慶期間,中國輕紡城傳統市場成交下降,但秋冬面料依然暢銷,成交繼續活躍,且價格較為堅挺,營銷亮點頻現。
“近期,中國輕紡城秋冬面料的訂單量增加明顯,廣東西樵、深圳、普寧,江蘇常州等地的老客戶都有來電來函,市場發貨有所增加。”中國輕紡城信息采集員蔣建仁表示,對紡織面料市場來說,溫度的變化必然是影響行情的一個重要因素。歷史上,冷冬天氣對國內秋冬服飾零售提振明顯。當前,規模性現貨成交正在形成,多家市場經營戶正在加大力度組織貨源上市。
最新一期的“中國·盛澤絲綢化纖指數”監測同樣顯示,秋冬面料銷售回暖,市場訂單較前期有所增加。數據顯示,近期,秋冬面料的走貨開始增多,常規面料走貨雖然不及往年,但生產常規性產品的生產企業開機率基本都能達到70%左右,開機率基本保持穩定。廠家出貨情況較好,產銷呈平穩態勢。起絨型提花新款、絨感型提花或提花印花型品種、冰絲型單雙面組合提花品種、改性絲與冰絲混用的單雙面組合的針織提花品種……一些小眾秋冬面料獲得南北不同客戶青睞,走貨很好。
隆眾資訊分析師齊金月認為,當前的市場走勢在意料之中。她分析,因為有“冷冬經濟”預期助力,每年10月前后都是面料市場傳統的出貨旺季,此時下游服裝企業一般存在為冬季備貨的剛性需求。另外,由于上半年服裝訂單數量相對有限,讓不少服裝企業錯過了春夏市場,目前天氣驟然轉涼,積壓的需求集中釋放,各類訂單自然有所增長。
創新品種異軍突起
眼下,秋冬面料市場升溫態勢明顯。據記者觀察,熱銷的秋冬面料已經不僅是尼絲紡、四面彈、T8/T400這些常規品種,創新面料異軍突起,更受歡迎。
浙江本意紡織科技有限公司新近研發出登山一體絨系列面料,該產品一經面市便吸引了業內人士的眼球。該公司聯合創始人黃承君介紹,這一面料正面細膩柔軟,具有麂皮絨手感,可有效抵御風寒;反面顆粒飽滿,清晰圓潤。值得注意的是,該款面料免去了復合工藝,采用一體織造的形式,呈現出經緯向一體織造、原料自由組合、兩面絨免拉毛不掉毛等特性。這種工藝一方面提高了生產效率,縮短了生產周期;另一方面也避免了膠水作業環節對環境和健康可能造成的影響,大大降低了產品在生產中的碳排放量。
黃承君自豪地說:“這款面料具有一體兩面風格,功能一步到位,可以應用在戶外、運動、休閑、家居等場景。目前,該產品已與國內多個知名戶外、童裝品牌建立合作。”
浙江金點子紡織有限公司主推的功能性面料也備受市場關注。“經過初步測試,在同等條件下,該款面料御寒性是美利奴羊毛的兩倍,是棉的4倍。”該公司董事長畢光鈞介紹,該款面料采用50D高彈機械彈,不依靠氨綸絲,嘗試從不同彈力纖維的組合中提取靈感,來增加面料的清新感和流暢感,使得面料具有彈性好、舒適度高等特點。后整理加以TPU膜復合搖粒絨,使整個面料輕盈、快干、易洗,即便在受潮時依然可以御寒。
紹興柯橋云翔紡織有限公司本季主打產品是絎棉繡花類羽絨、棉服面料。其絎棉材質主要應用杜邦棉、再生棉、仿羽絨棉以及保暖性極佳的石墨烯棉。“我們在環保染色面料的基礎上增加了數碼印花、燙金、涂層、復合等先進后整理工藝,使面料集功能性、時尚性于一體。”該公司相關負責人盧彩華說。
“市場檢驗著面料企業深耕產品的匠心。只有更貼合市場需求、具有更高品質的產品,才能獲得下游服裝品牌和采購商的心。”藝之卉創始人、首席設計師趙卉洲說,“我發現面料企業在今年秋冬新品面料上加強了纖維的合成應用,盡可能保留不同種類纖維的優點,賦予面料更好的性能。此外,消費者環保意識持續增強,可持續理念蔚然成風,面料企業對于相關產品的開發力度明顯加大。”
紅領品牌研發總監年春橋也有類似的看法。他認為,如今面料企業在設計、流行趨勢把握與技術應用上都表現得越發成熟,同時企業對于新品開發的指向性越來越明顯,比如可循環、可降解的環保產品是企業產品研發的焦點。他坦言,品牌更看重面料在市場上的實際效果。“面料的優勢不僅體現在面料本身的設計感和技術含量方面,還需要結合面料價格、企業是否支持小單快反等多方面因素進行綜合判斷”。
謹慎備貨切莫跟風
10月面料市場的回暖,“挑動”著企業對今年第四季度行情的期待。
10月17日發布的“中國·柯橋紡織指數”預測,未來一段時期,秋冬面料走貨勢頭良好,訂單數量有所增長。秋冬休閑服裝面料、家紡面料需求量將環比增加,還有一些仿真絲圍巾面料將進入正常生產。
齊金月認為,經歷了一個平淡的“金九”之后,面料企業沖刺年度業績的希望全部落在了四季度。前三季度影響市場的各項不確定因素或將在四季度逐步明朗化。市場有望孕育新的結構性機會。
不過,她同時提醒,近期面料企業在迎接火熱市場行情的同時,仍需要冷靜對待。尤其是近期原料行情的持續波動,使面料企業在備貨方面還存在較大風險。“雖然面料企業在年前囤原料幾乎已成為一種傳統,但今年以來,行情頻頻脫離傳統軌道,企業還是切勿過多備貨,不要盲目跟風生產。”
“近期,紡織市場表現平穩且理性。預計面料市場會有個銷售小高潮,但持續時間不會很久。”在中國印染行業協會副會長兼秘書長林琳看來,當前行業面臨的不確定因素仍然較多,企業還需把目光放得更長遠一些,不要過分依賴“冷冬效應”或者“金九銀十”。“企業只有根據自身定位和優勢積極尋找新的銷售渠道,形成新的增長點,創造屬于自己的‘銷售旺季’,才屬上策。”
隨著四季度的到來,面料市場2022年“收官戰”時間已然到來。誰能在充滿未知和挑戰的情況下笑到最后,仍待時間驗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