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看,我通過手機就能夠了解整個工廠的運作,門店的銷售情況。”10月19日,在海寧經濟開發區、海昌街道浙江雪豹服飾有限公司總經理朱偉祥辦公室內,他正在用手機小程序查看工廠運行情況。
浙江雪豹服飾有限公司(以下簡稱雪豹服飾)創立于1984年,在皮革、裘皮服裝領域深耕30多年。作為一家傳統服裝企業,雪豹服飾積極通過數字化改造,打造智慧工廠,推動企業經營管理的提升。
(相關資料圖)
早在十幾年前,浙江雪豹服飾有限公司就先于行業積極進行智能化改造的探索,在生產環節憑借一張二維碼做到了皮衣的標準化生產和溯源。2016年,雪豹服飾積極響應國家“中國制造2025計劃”,通過自身信息化建設,促進企業智能制造和兩化融合。
據了解,雪豹數字工廠項目總投資500余萬元,對現有縫紉機和質檢工位等進行智能改造,引進UHF RFID無源相控陣管控系統、RFID盤點機器人等設備,整合ERP系統、OA系統、MES系統、分銷系統等優勢,盤活了傳統的信息系統數據孤島,提升企業管理數據鏈價值。
例如在生產端,生產訂單自動排產,產品可以實現終身在線質量監測與跟蹤,實現了生產現場全要素的在線可視化和移動化作業。
在雪豹服飾的生產車間內,記者看到,每一位工人的工位前,都有一個小型的顯示器。這些顯示器起到什么作用呢?
朱偉祥告訴記者,這個叫工控機。工人們通過工控機就能了解到今天要做的工作,原來通過人工來查看的復雜的工藝程序,通過該機器一目了然,大大提升了生產效率。同時,管理人員也可以通過智能終端了解生產進度,查看生產過程,追溯生產責任,控制產品質量。
在朱偉祥看來,通過數字工廠建設,不僅減少了人力,提高了生產效率,也為經營決策來來更加及時的信息。“哪家門店銷售情況如何,這里都有顯示,一旦某款產品庫存不足,系統會實時進行報警提醒。”朱偉祥說,過去新一季服裝推出時需要提前2個月進行備貨,現在只用提前15天即可。一旦當季出了某款爆款產品,他可以通過數據分析,做出科學預判,進行備貨。
通過數字工廠的打造,智慧基因已經深入到雪豹服飾的“角角落落”。“中午吃什么,由員工來決定。”朱偉祥說,每天食堂會推出菜單,工人們通過手機點單選取自己喜歡吃的菜,菜量多少根據訂單量來看,既符合了員工的口味又避免了浪費。
目前,雪豹數字工廠項目已在供應鏈、生產、物流、銷售等領域實現運用,優化企業業務流程、提高效率,讓數字產生效益,不斷提高企業核心競爭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