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料圖】
上周五,ICE棉花期貨觸及跌停,跌幅3.99%至72.11美分/磅,再創兩年來新低,距部分機構、涉棉企業預測的底部70美分/磅僅一步之遙,棉花期現市場空頭氣氛仍較濃,基金信心不足。
青島某大型棉花貿易商表示,此輪做空力量具有潛伏時間長、發力猛的特點(8月底主力合約從118.53美分/磅開始進入下行通道,連破110美分/磅、100美分/磅、80美分/磅等重要支撐位),大大超出各方預期,歸根結底是基金從ICE棉花期貨市場大幅撤退導致多空均衡力量被打破,空頭對多頭開啟圍剿。據CFTC統計,截止10月25日,ICE棉花期貨基金多頭率已大幅下挫至4.84%,較9月初暴跌18.51個百分點。
據了解,受10月中下旬以來ICE期貨下跌加速,主力合約震蕩區間下移至70-80美分/磅的影響,部分棉花貿易企業焦慮、擔憂明顯升溫。一方面前期高價簽約的合同面臨一定的執行困難(特別是在主力合約100美分/磅以上成交的合同),買方履約意愿明顯下降,協商取消合同、單方面違約的現象已越來越多,甚至出現貨到港口,買方不接貨的情況,導致貿易商非常被動;另一方面隨著ICE破80美分/磅,棉紡織廠、中間商集中點價,ON-CALL合同成交比較活躍,但由于近期國內疫情防控全面升級,中國各主港嚴格貫徹“外防輸入,內防反彈”措施,外棉申報、通關、出入庫等業務也受到一定影響,貿易商擔心無法按合同及時、快速交貨。
張家港某棉企表示,受ICE連續大幅下跌的拉動,內外棉花價差不斷明顯收窄,一些接到溯源訂單、代加工企業對港口保稅、船貨的詢價有所增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