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料圖片)
據統計,截至11月1日,新疆地區累計加工2022/2023年度皮棉89.89萬噸,較上一日增加5.01萬噸,但較去年同期減少70.21萬噸,同比減幅43.9%。由于疫情防控對棉花運輸、出入庫、公檢等業務產生一些影響,業內普遍認為,累計已公檢的2022/23年度新疆棉總量同比降幅不低于50%。新棉集中上市期推遲,2022年中央儲備棉輪入有條不紊進行以及ICE棉花期貨震蕩反彈等對鄭棉盤面形成短暫支撐。
隨著近兩日鄭棉強勁反彈,CF2301合約盤面價格上破13000元/噸關口。筆者建議,疆內棉花加工企業宜逢高分批入市套保(或加大套保力度),勿錯過避險機會,原因可簡單歸納如下:
其一、按往年慣例,籽棉收購價高點出在10月份,隨著11/12月籽棉上市量放大,籽棉等級及品質指標下降,收購價大概率震蕩回落,皮棉成本應聲下降,套保即使不考慮倉單升水,加工企業也有一定利潤。
其二、受國內疫情防控形勢仍嚴峻復雜及美聯儲/歐洲央行加息引發全球經濟衰退風險升高等利空影響,9/10月份紡服企業接單率仍明顯低于預期,廣東、江浙等地織布廠/印染廠減停產比例持續上升,中小紗廠累庫率也不斷反彈,消費終端對棉花期現市場的沖擊短期難以有效緩解。
其三、外圍市場利空氣氛偏濃重,鄭棉反彈勢頭受牽制。美聯儲繼續大力加息,全球流動性收緊,令整個商品價格不斷承壓。
其四、ICE棉花期貨或成為壓垮鄭棉反彈的“稻草”。在北半球棉花大量上市、全球棉花消費需求大幅下挫、歐美新疆棉進口禁令影響外溢、基金多頭加速跑路(據CFTC統計,截止10月25日ICE盤面基金多頭率大幅下挫至4.84%)等利空施壓下,ICE主力合約反彈或是“曇花一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