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訊 >   >  正文

當前資訊!望江:棉花采收機械化取得突破性進展

評論


(資料圖片)

11月3-7日,在安徽省主產棉區望江縣雷池鎮雷池村、華陽鎮計渡村等地一大片雪白的棉花田里,一臺大型采棉機在“棉海”里來回穿梭,一朵朵潔白的棉花在枝丫上被采擷,田邊的棉農露出開心的笑容。

由于內地勞動力逐年呈下降趨勢,傳統種棉模式費工、費時,人工成本過高,種棉效益低,因此內地棉花種植向新疆看齊,實現全程機械化是大勢所趨。近幾年來,國家棉花產業技術體系皖南綜合試驗站利用座落望江的地理優勢先后開展了機采棉育種、機播、無人機飛防(除草、治病蟲害)、機采等科學試驗并獲得成功。

為推廣應用棉花全程機械化種植,今年望江縣政府出臺了鼓勵種棉大戶試種示范機采棉激勵政策即示范50畝以上,全程機械化每畝給予330元機械作業補貼,其中每畝機播80元,飛防50元,機收200元,最后實際可機收面積達到1000畝。

一天不到的時間,雷池村種棉大戶朱桂生家100多畝棉花就完成了采收,老朱笑得合不攏嘴。一個小時能采收15畝左右,每斤棉花的采收成本在0.5-0.7元;人工采摘,一畝地需要4到5個人工,每斤棉花的采摘成本在1.5-2元。用上機器采摘棉花的老朱說自己真的長了見識,感受到機械化的好處。

“通過推動實現棉花生產全程機械化,管理效率是手采棉的3至5倍,種植戶勞動強度顯著降低,種棉效益得到提升,真正實現輕松植棉,走出了一條棉花生產高質量發展之路。”國家棉花產業技術體系皖南綜合試驗站副研究員周曉箭介紹說,機采棉同時對棉花品種有較高的要求,一個是早熟,二個就是集中開花、集中成鈴,另外棉花的吐絮期大概就是一個月,采收期也是半個月左右。國家棉花產業技術體系皖南綜合試驗站將在望江縣繼續推廣棉花生產全程機械化,把種植面積擴大,讓更多的種植戶得到實惠,產業形成規模。

今年是望江縣第一年實施大面積棉花機采,預示著望江棉花種植由傳統種植模式向全程機械化種植邁出堅實的一步,取得了突破性進展。示范戶紛紛表示要充分利用鼓勵政策優勢,明年繼續擴大機播機管機收的面積,大面積機械化管理形成一定規模,帶動望江機械化種植棉花向前發展。

標簽: 一個小時 科學試驗

今日熱點

熱點排行

最近更新

所刊載信息部分轉載自互聯網,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郵箱:5855973@qq.com

聯系我們| 中國品牌網 | 滬ICP備2022005074號-18 營業執照  Copyright © 2018@.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