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訊 >   >  正文

全球熱推薦:云南大姚:蠶桑產業成為群眾增收致富“新絲路”

評論


(相關資料圖)

近年來,云南省大姚縣持續推進綠色高質高效產業發展,把蠶桑產業作為繼烤煙、核桃之后的又一支柱產業,逐步走出一條綠色經濟發展特色路,蠶桑產業為鄉村振興注入源頭“活”水,呈現生態美、產業興的綠色畫卷。

目前,全縣有石羊、金碧等7個鄉鎮54個村委會535個村民小組農戶栽桑養蠶,形成“大橋—涼橋—將軍”“大鐘—柳樹—黎武—白石谷”兩個蠶桑產業經濟帶。同時,還引進楚雄大洋繭絲綢有限公司等2家龍頭企業,建成10000畝蠶桑示范基地、2000緒繅、260萬米真絲服裝高檔面料生產線,大姚蠶桑產業形成了“合作社+基地+農戶”發展模式。

樹立示范樣板。創建一批種桑養蠶科技示范基地、養蠶專業鄉鎮、典型村、示范戶。其中,打造石羊鎮綠色高產優質高效示范基地500畝,通過典型示范帶動,有效促進群眾增收致富。深入開展作風革命效能革命,持續深化“放管服”改革,幫助相關企業紓困解難。

加大培訓力度。結合滬滇項目,選聘30名技術骨干進行全程技術服務,推廣桑蠶抗性品種、桑園增施有機肥和桑園病蟲害防控,小蠶共育和大蠶消毒防病等新型實用技術。

落實補助政策。下達補助資金36.71萬元,其中兌付春繭收購扶持資金12.63萬元、夏繭收購扶持資金11.55萬元。正在爭取籌集秋季、晚秋兌付資金54.08萬元,切實為桑農發展提供保障。

積極宣傳引導。金碧鎮妙峰村委會郭橋村小組村民王存秀介紹:“蠶繭的價格比較穩定,政府也有配套的扶持政策,我們村養蠶戶種桑養蠶積極性很高?!鄙PQ產業因投資少、見效快、效益高等特點,在短短幾個月就讓蠶農享受到產業帶來的紅利,通過多形式多渠道宣傳引導,全縣種桑養蠶規模逐年擴大。

截至今年10月底,全縣桑園面積達8.78萬畝,飼養蠶種66279盒,預計生產鮮繭2750噸,蠶農實現蠶繭銷售收入1.65億元,實現戶均增收2萬余元;楚雄大洋繭絲綢有限公司計劃年底恢復2組800緒繅絲生產線試運營,年生產真絲面料1萬米,可實現產值6000萬元以上。

標簽: 蠶桑產業 示范基地 扶持資金

今日熱點

熱點排行

最近更新

所刊載信息部分轉載自互聯網,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郵箱:5855973@qq.com

聯系我們| 中國品牌網 | 滬ICP備2022005074號-18 營業執照  Copyright © 2018@.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