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料圖片僅供參考)
10月中下旬,聚酯原料端受新裝置投產預期及需求轉弱影響價格回落,短纖期貨跟隨成本端下跌?,F貨端則因工廠庫存偏低,短纖工廠集中挺價,導致基差在高位繼續走強,加工差也修復至1500元/噸的年內高位。進入11月后短纖期貨盤面跟隨成本端低位反彈,然而現貨價格繼續抬漲困難,基差逐漸轉弱,目前短纖基差已自650元/噸附近高位回落至300元/噸左右,現貨加工差也壓縮至1100元/噸附近。短纖當前處于一個宏觀預期好轉,但基本面驅動轉弱的糾結行情中,短期價格震蕩為主。而隨著后期下游紗廠放假增加,需求端負反饋將使得短纖基差及加工差繼續承壓。
短期宏觀情緒修復
進入11月以來,海內外宏觀同步轉暖,商品市場整體呈現反彈行情。美國10月CPI同比上漲7.7%,低于前值8.2%和預期值8%,使得市場對美聯儲放緩加息的預期進一步增強,美元指數及10年期美債收益率明顯回落。國內優化疫情防控工作20條措施的發布以及銀保監會對于金融支持房地產平穩健康發展16條舉措讓市場對于內需的修復有了偏樂觀的預期,市場信心及風險偏好均持續回升。宏觀預期的邊際改善一方面對成本端原油的價格有階段性的支撐,另一方面宏觀金融條件的寬松對于短纖期貨的估值修復亦有所幫助。但對于服裝紡織行業來看,目前雙十一已過,年底至明年春節前通常為需求季節性淡季,國內疫情政策的邊際好轉對于近端需求的提振或較為有限。當前的反彈行情更多是情緒影響,短纖后期表現仍主要受產業鏈供需格局變化驅動。
原料端弱預期逐步兌現
新裝置投產及需求轉弱預期一直是壓制聚酯原料端價格的主要因素。盛虹煉化月初投產,其中涉及PX280萬噸,另外還有乙烯下游配套的乙二醇200萬噸;威聯化學100萬噸PX、250萬噸PTA預計將11月底投產;榆林化學120萬噸乙二醇裝置已順利運行,后續60萬噸也將在月底開啟。而聚酯端在難以承受的高庫存、低效益、弱需求壓力下,長絲工廠集中減產提前,目前開工率已降至65%下方。隨著利空預期逐漸兌現,原料端加工差的不斷壓縮也導致近期計劃外供應減量有所增加,短期的累庫壓力略有后延,利空驅動減弱。但12月后隨著PX、PTA和乙二醇的新增產能逐步落地,供應過剩格局下累庫壓力依然較大,對于短纖的成本端支撐將逐步轉弱。
需求端負反饋增加
10月份后國內疫情散發多發,南通疊石橋、廣州中大紡織圈等紡織主要批發市場受到疫情管控影響發貨困難,織造新訂單急轉直下。終端加彈、織造開工負荷出現快速回落,上周江浙加彈和織機開工率分別為60%和52%,較10月底分別下降11%和14%。隨著終端服紡需求季節性旺季已過疊加國內疫情反復,市場普遍對年底前需求較為悲觀。當前雖然短纖工廠、中間環節以及紗廠原料庫存均處于低位,短纖基本面情況遠好于其他長絲品種。但短纖庫存更多以滌紗成品庫存形式積壓在下游紗廠,近期紗廠庫存已重回30天上方,創出年內新高,現金流虧損也進一步惡化。而短纖工廠因近期加工差修復,開工率仍在小幅回升。供增需弱預期下短纖的強勢表現預計難以維持。拐點可能就在11月中下旬,下游紗廠如出現提前放假增多,開工率大幅下滑,對于短纖的負反饋增加將使短纖價格承壓。
綜上所述,短纖當前處于宏觀情緒轉好,而基本面驅動轉弱的震蕩行情中。短期成本端存在一定支撐,但后期隨著聚酯原料供應過剩壓力增加,支撐將逐漸弱化,絕對價格以逢反彈偏空看待。自身供應緩慢增加,下游紗廠節前放假增多,需求端負反饋將使得短纖基差及加工差繼續承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