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周(2022年11月14-18日),國內棉花期貨價格上漲,現貨價格下跌;國際棉價回落;國內棉紗價格持續下跌,外紗價格由漲轉穩;滌綸短纖價格回落。
(資料圖片)
一、國內棉價期貨漲現貨跌
本周,中美元首會晤釋放積極信號,金融市場情緒進一步升溫,鄭棉隨之上漲,但紡織市場走弱態勢加劇,拖累國內棉花現貨價格下跌。2022年11月14-18日,代表內地標準級皮棉市場價格的國家棉花價格B指數均價15233元/噸,較前周下降138元/噸,跌幅0.9%;鄭州商品交易所棉花期貨主力合約結算均價13392元/噸,較前周上漲228元/噸,漲幅1.7%;代表全國主產棉省(區)白棉3級籽棉折皮棉均價的中國棉花收購價S指數11698元/噸,較前周上漲93元/噸,漲幅0.8%。
二、國際棉價回落
本周,美聯儲官員發聲支持繼續加息,美股及多數大宗商品價格走弱,疊加海外紡織市場訂單持續下降,國際棉價相應回落。2022年11月14-18日,美國洲際交易所棉花期貨(ICE)主力合約結算均價85.66美分/磅,較前周下跌0.48美分/磅,跌幅0.6%;代表進口棉中國主港到岸均價的國際棉花指數(M)均價106.65美分/磅,較前周下跌0.13美分/磅,跌幅0.1%,折人民幣進口成本18405元/噸(按1%關稅計算,含港雜和運費),較前周下跌22元/噸,跌幅0.1%。國際棉價比國內棉價高3173元/噸,價差較前周擴大117元/噸。
三、國內棉紗價格持續下跌,外紗價格由漲轉穩
本周,紡織廠出貨仍滯緩,開機率延續下滑,國內棉紗價格持續下跌。外紗市場需求低迷態勢未改,國際棉紗價格跟隨原料上漲后轉向持平。當前常規國際棉紗價格高于國產紗2064元/噸。國內坯布市場延續弱勢,棉布價格繼續下跌。棉花替代品滌綸短纖價格回落。
四、后市展望
海外紡織市場需求再度惡化,國際棉價預計弱勢震蕩為主。11月16日國際貨幣基金組織發布的《全球經濟增長放緩已愈加明顯》稱,經濟增長已面臨多重不利因素,但為降低高通脹,政策預計還將進一步收緊。棉市方面,7成美棉已完成收獲,截至11月13日,美棉收獲進度為71%,同比、環比分別增長7、9個百分點。印度棉花協會預測,2022年度印度棉產量同比增長12%。國際棉花咨詢委員會(ICAC)11月預測,2022年度全球棉花產量2503萬噸,同比增長0.3%;消費量2491萬噸,同比下降3.1%;庫存消費比為79.9%,較上年度增加上升2.9個百分點。紡織市場消費下降局面未有改善,據報道,目前越南開機率降至35%附近,4季度預期更加悲觀;孟加拉國紡織廠未售出的紗線庫存正出現異常堆積性增加。印尼紡織公會表示,印尼紡織者已解雇4.5萬名員工。終端市場上,美國密歇根大學公布11月消費者信心指數初值為54.7,大幅低于10月終值59.9。短期,下游消費持續惡化,國際棉價預計弱勢震蕩為主。
國內棉價走勢與市場運行有待銜接。據國家統計局數據,10月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同比實際增長5.0%,增速較9月放緩1.3個百分點,其中紡織業下降4.2%。棉市方面,國內新棉采摘基本結束,籽棉交售陸續收尾,皮棉加工正處高峰期,據國家棉花市場監測系統數據,截至11月17日,新疆籽棉交售進度[1]為88.1%,同比下降9.8個百分點;皮棉加工進度為39.3%,同比下降16.0個百分點,降幅較前期有所收窄。目前,新疆新棉收購成本已逐漸形成,按照主流收購價5.6-5.8元/公斤折算,收購成本12300-12900元/噸區間,當前新疆陳棉在內地庫報價普遍15000元/噸以上,可見新舊棉花價格仍有較大差距。紡織市場上,由于紗線銷售受阻,及普遍對后市預期悲觀,企業開機率延續下滑態勢,部分企業在完成“雙十一”訂單后計劃提前放假。從企業類型看,大型企業開機率降至55%附近,小型企業開機率降至45%附近。短期,下游實體企業訂單不足局面仍在延續,鄭棉上漲更多反映在情緒面上,棉價走勢與市場運行有待銜接。
[1]交售進度=棉農累計已交售籽棉量/累計已采摘籽棉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