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訊 >   >  正文

通訊!2022年紹興國際紡織機械智能制造高峰論壇成功舉辦

評論

11月17日,2022年紹興國際紡織機械智能制造高峰論壇在紹興國際會展中心成功舉辦!


(資料圖片)

本次論壇由中國電工技術學會主辦,智匯工業承辦,東華大學、上海大學、紹興市柯橋區印染產業集聚升級服務中心、江南大學柯橋輕紡產業技術中心、紹興文理學院、浙江工業職業技術學院協辦,同時得到了經緯紡織機械股份有限公司、施耐德電氣(中國)有限公司、百度智能云、易盼軟件(上海)有限公司、福祿克測試儀器(上海)有限公司、浙江日發紡織機械股份有限公司等企業的大力支持。

論壇現場由智匯工業副總經理胡姍姍女士主持,中國科協智能制造學會聯合體常務副秘書長、國際智能制造聯盟(籌)秘書長吳幼華先生與中國電工技術學會秘書長韓毅先生分別為本次論壇進行了致辭。論壇現場匯聚諸多紡織機械及智能制造領域的重量級嘉賓,旨在助力紡織機械行業在高端化、智能化發展路線上持續邁進。

吳幼華秘書長認為,紡織行業在我國經濟社會建設中地位獨特,作用突出,深化紡織行業生態文明建設,對推動我國重點行業生態文明建設具有重要影響。近年來,紡織行業作為我國傳統支柱產業和重要的民生產業,正處于轉型升級的關鍵時期。在用工成本不斷上漲的背景下,提升紡織裝備的數字化、智能化技術水平已成為紡織行業提高勞動生產率和產品質量穩定性的重要手段,要以互聯網為核心技術促進傳統制造業升級轉型。

韓毅秘書長在致辭中提到,紹興是全國重要的紡織品生產基地和集散中心,已具備比較明顯的集聚優勢、設備優勢、信息優勢、市場優勢。應加快5G網絡、工業互聯、人工智能、數據中心等新基建建設速度,發揮“5G+”、“互聯網++”、“人工智能+”智能化改造創新使用實踐,打通紡織全產業鏈、生產制造關鍵環節的數據流,開展生產模式的變革,實現紡織行業勞動生產率、生產柔性的大幅提升,以及產品質量、資源能耗的改善,推動我國紡織行業向高端發展。

經緯紡織機械股份有限公司市場部部長、高級工程師張旭華先生分享了《經緯棉紡成套智能化工廠的建設》主題報告。張旭華部長介紹到,經緯紡機立足科技創新,以智能制造為主攻方向,不斷強基補短,通過應用自動化、信息化、數字化、智能化等相關技術,構建了涵蓋智能成套裝備、智能物流系統、智能管理系統三大部分的全流程智能紡紗成套裝備及系統,實現了紡紗生產物流、工藝流、信息流的全面集成,大幅提高了我國紡紗行業的競爭優勢。

施耐德電氣(中國)有限公司綠色智能制造咨詢總監王鑫先生為帶來《咨詢助力綠色智能制造》主題分享。王鑫介紹到,當前在紡織行業,如何挖掘數字價值、落地數字應用,為企業賦能,促進可持續發展,是全行業企業都面對的課題。圍繞綠色低碳、可持續發展,能源管理、智能制造以及數字化轉型,施耐德電氣在自身實踐經驗基礎上不斷賦能客戶,為各行業客戶智能化升級出謀劃策,實施落地。從實踐來看,規劃先行,咨詢引路是企業智能制造建設之路的必由之路,施耐德電氣分享咨詢業務如何助力綠色智能制造,提出自己的洞察和建議。

百度智能云智慧工業事業部產品戰略生態與運營總監關越先生分享了《百度智能云開物AI+工業互聯網平臺》主題報告,重點介紹了百度智能云開物通過AI+工業互聯網點線面體賦能紡織行業,從工業質檢打造化紡軟硬一體解決方案、構建基于多模態數據的安全生產、AI結合運籌學優化資源配置、搭建區域級產能共享平臺以優化產業鏈資源配置四個方面重點講解。

易盼軟件(上海)有限公司大客戶經理劉文超先生帶來《EPLAN助力數字化智能設計與制造》主題演講。劉文超談到在工業4.0的大背景下,中國的數字化智能制造進程迎來了前所未有的機遇和挑戰。劉總講到,制造型企業如果需要構建機電一體化“大集成”數字化平臺為支撐的數字化工廠。需要集成研發、制造、服務與運營三大環節;因此需要通過跨學科的流程規劃讓企業所有業務部門有序的工作,協同產出。劉總還介紹到EPLAN的發展歷程,分別從機電一體化的工程、智能制造數據鏈支撐、專業咨詢服務三個方向展開介紹。EPLAN是世界范圍內電氣設計領域排名第一的軟件平臺提供商,為超過60000名客戶提供了電氣設計解決方案,幫助企業進行數字化升級,降本增效,增加競爭優勢。

東華大學人工智能研究院常務副院長(執行院長),博士生導師張潔教授現場帶來了《紡織行業智能制造現狀與發展趨勢》主題分享。張潔教授介紹到在疫情、成本、用工、國際局勢等多重因素影響下,我國人口紅利優勢大幅下降,隨著融合工業大數據、工業互聯網、新一代人工智能技術的紡織智能制造技術進一步落地應用,紡織行業面臨著發展機遇與挑戰。目前,我國紡織行業處于數字化、網絡化、智能化發展并存的現狀:數字化技術基礎扎實,網絡化技術快速推廣,智能化技術不斷取得突破。為了實現紡織十四五目標與紡織2035遠景目標,核心是構建高質量紡織智能制造體系,未來發展趨勢是要實現自主智能紡織制造系統與全產業鏈融合智能生態。

浙江日發紡織機械股份有限公司研究院院長翟自勇先生分享《智能紡織助力紡織產業轉型升級》主題報告。翟院長介紹了目前紡織行業宏觀經濟形勢、運營現狀及從綠色制造、智能技術、共性技術三個方面講解紡織裝備的發展趨勢,重點介紹了日發助力紡織產業轉型升級方案及經典案例。

江南大學柯橋輕紡產業技術中心教授、副主任蔣少軍先生帶來《基于數字圖像技術的面料色牢度精準評級及儀器》主題報告。蔣少軍教授介紹到顏色牢度是評估紡織品品質的重要性能。目前紡織品的色牢度檢測常采用處理前后的灰卡目視評級,是一種班定量的檢測過程。隨著數字服裝及精準定制要求的提高,以灰卡為標準的色牢度評級手段很難滿足現代紡織服裝發展需要。基于此,采用高精度數碼圖像技術測量紡織品的顏色和外觀特征,突破了傳統測色儀器對被測物體的限制,裝備可以實現紡織品色牢度高精度評價,為現代服裝數字化發展及品質提升提供精準解決方案。

福祿克測試儀器(上海)有限公司高級技術經理,武本義先生為大家帶來了《紅外測溫儀應用于紡織機械》主題分享。武本義現場針對非接觸式紅外測溫原理做了簡介,并對紅外測溫儀在紡織機械中的應用探索展開介紹。通過福祿克紅外測溫儀的應用,幫助企業客戶在印染,烘干等環節進行準確高效的溫度檢測與控制,成為降本增效,提高產品質量的好幫手。

紹興文理學院教授、博士石松泉先生分享主題為《基于深井曝氣的低能耗印染廢水處理裝備》的報告。石松泉教授現場介紹了紡織印染廢水具有污染成分復雜且含量高,色度、化學需氧量(COD)、生化需氧量(BOD5)均較高、有機物難降解等特點,是國內外公認的難處理工業廢水之一。深井曝氣具有占地少、能耗低、受氣溫影響小、無污泥膨脹問題、運行穩定等優點。通過研發高曝氣效率的深井曝氣污水處理裝備、基于深度學習的污水處理參數軟測量技術、深井梯度壓力下的優勢菌落分析技術、基于深度學習的智能控制系統等實現降低運行成本30%。

上海大學教授、上海大學電機與控制工程研究所所長徐國卿先生,鑒于防疫要求,通過在線形式分享了《電力電子器件智能在線監測與壽命預測關鍵技術》主題報告。徐國卿教授講到,預診斷與健康管理是工業4.0時代制造裝備業的重要技術發展方向,電力電子器件作為機電傳動系統中的核心器件,對系統的可靠性具有重要影響。徐教授從功率半導體工作機理入手,分析了電力電子器件開關特性對可靠性狀態的表征意義;并介紹了電力電子-電機系統的高頻模型與面向裝置的電力電子器件非侵入式在線監測方法;深入討論基于電力電子特征參數和數據驅動的電力電子器件壽命預測技術。

在智能互聯時代背景下,本屆論壇搭建交流合作平臺,促進互利共贏發展,眾多紡織機械及智能制造領域的重量級嘉賓,帶來了對產業的深入思考和真知灼見,對紡織機械及智能制造產業提出了寶貴建議和殷切的期望,進一步加快紹興紡織機械行業轉型升級。

標簽: 紡織機械 有限公司 電力電子器件

今日熱點

熱點排行

最近更新

所刊載信息部分轉載自互聯網,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郵箱:5855973@qq.com

聯系我們| 中國品牌網 | 滬ICP備2022005074號-18 營業執照  Copyright © 2018@.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