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訊 >   >  正文

世界熱推薦:南華期貨:棉花向上動力不足

評論


(相關資料圖)

觀察紡織訂單改善情況

目前,雖然受出疆棉運輸受阻的影響,內地棉價相對堅挺,但受需求拖累,棉價回升幅度不大,還需繼續等待終端需求緩慢恢復。

下半年以來,隨著美國農業部將美棉產量預期回調,近日鄭棉期價從12270元/噸低位不斷反彈,重回13500元/噸以上。那么,一路走弱的棉價要開始反擊了嗎?其實不然,雖然棉價向上勢頭較猛,但回升幅度不大,相比美棉而言,整體波動較小。

今年新疆天氣良好,新棉實現增產。據國家棉花市場監測系統調查,預計2022/2023年度棉花總產量為603.2萬噸,同比增長4.0%。今年棉花種植成本大幅提高,若按畝產400公斤籽棉計算,棉農的盈虧平衡點為7.5元/公斤,所以棉農的惜售情緒較重。然而,軋花廠吸取上一年度的教訓,采購定價較為謹慎,整體開秤時間有所延后。截至11月17日,全國新棉采摘進度為95.3%,交售率則為84.3%。目前,雖然北疆新棉收購已經進入尾聲,但南疆新棉收購進度較慢。各軋花廠籽棉收購量高低不一,一部分軋花廠收購量較為充足,另一部分軋花廠面臨收棉難的問題,整體收購進度較往年明顯推遲。

目前,新疆機采棉收購均價在5.8—6.1元/公斤。根據2022年度新疆棉花目標價格改革加工企業公示情況來看,新年度自治區公示數量753家,兵團公示數量300家,軋花廠總量不降反增,產能嚴重過剩,但并未出現明顯的搶收現象,收購均價整體穩定,波動不大。同時,據全國棉花交易市場數據統計,截至11月22日,新疆地區皮棉累計加工總量213.74萬噸,同比減少28.89%,而全國棉花公證檢驗量為80.07萬噸,同比減少近七成,近日公證檢驗速度雖有所加快,但整體進度仍明顯落后。

目前,出疆棉公路運價保持高位,如奎屯至河南、山東的平均運價超850元/噸,庫爾勒至山東的平均運價甚至接近950元/噸,漲幅較大。雖然近期運輸量有所增加,但僅限于個別區域倉庫發運量有所增長,其余大部分區域運輸量仍較少。因此,隨著新棉上市量逐漸增加,截至10月底,新疆棉花商業庫存達186.55萬噸,環比增加46.26萬噸,但內地僅剩33.88萬噸,環比繼續下降,遠低于去年同期水平。紡織企業也大多以采購內地庫資源為主,內地庫存低也是近日棉價上漲的一大支撐點。

從需求端來看,一方面,第一批儲備棉輪入政策于11月11日停止。我國儲備棉管理有限公司共采購成交86720噸棉花,成交率僅17.25%,成交量遠不及30萬—50萬噸的計劃輪入量,對提振棉價的政策效果有限,等待后續中儲棉擇機再啟動第二批輪入。另一方面,上半年消費旺季不旺,隨著市場情況好轉,下游需求略有改善但仍欠佳。在紡織行業淡季時期,下游更是普遍遭遇訂單荒的問題。隨后即期紡紗利潤不斷好轉,可保證一定利潤。隨著“金九銀十”旺季到來,下游需求環比好轉,全國紡織服裝零售額環比增加,并且高溫限電影響解除后,紗布廠開工率穩定回升,原料補庫積極性提高。不過,因臨近新棉上市,紡企對后市棉價波動較為擔憂,采購相對謹慎。10月,內銷零售額增速重新放緩,紗廠原料庫存再次走低,下游成品去庫緩慢。根據訂單情況來看,大多仍以散單、小單為主,排單期較短,部分小廠開始面臨訂單短缺的問題,開工率上下浮動。整體來看,秋冬訂單的季節性需求有所好轉,但恢復有限。11月,紡織行業重新步入淡季,下游訂單普遍不足,紡企皮棉庫存處于歷史低位,但對原料采購仍維持隨用隨買的策略。目前,由于出疆棉運輸不暢,內地棉與疆棉報價存在價差,內地庫資源價格略高,紡企即期的紡紗利潤被壓縮,市場走貨平淡,成品也重回累庫狀態。

除了內銷外,由于全球經濟環境不佳,下半年外銷疲軟現象更明顯。8月開始,我國紡織服裝出口額提前回落,歐美對棉制品的進口需求環比走弱,紡織服裝銷售額下滑,服裝持續累庫。9月,美國服裝零售庫存額同比增加24%,批發商庫存額更是同比增加近七成。雖然圣誕節即將來臨,但下游訂單同比大幅縮減,東南亞的開機率也不斷走低,整體紡織行業景氣度不佳,購銷平淡。

整體來看,新年度全國棉花供給充裕,內需或緩慢恢復,但外需尚且走弱,只有等歐美等紡織服裝消費大國的成品庫存開始回落,才有可能帶動東南亞、中國等紡織服裝生產國訂單出現改善。目前,雖然受出疆棉運輸受阻的影響,內地棉價相對堅挺,但受需求拖累,棉價向上動力不足,需繼續等待終端需求緩慢恢復,才可能迎來棉紡織行業的“春天”。

標簽: 環比增加 同比增加 同比減少

今日熱點

熱點排行

最近更新

所刊載信息部分轉載自互聯網,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郵箱:5855973@qq.com

聯系我們| 中國品牌網 | 滬ICP備2022005074號-18 營業執照  Copyright © 2018@.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