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促進紡織領域畢業生就業發展?禪城紡織企業怎樣解決用工問題?校企合作如何更好開展?帶著這些議題,3月23日,禪城區工商聯帶領區內紡織企業組團前往廣東職業技術學院開展座談交流。
本次交流活動由禪城區工商聯、禪城區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局主辦。禪城區張槎針織服裝行業協會20多家會員企業參加活動。通過舉辦校企交流活動,主辦方希望更好地促成校企在“產、學、研、用”等方面的合作。
作為傳統產業,紡織服裝產業如何轉型升級是擺在全行業面前的主要課題。這同時也是相關院校培育人才要思考的主要課題。
(資料圖)
紡織服裝專業是廣東職業技術學院的特色專業。該校黨委書記劉科榮表示,產業轉型要求學校進一步推進產教融合,培育出復合型人才以應對發展形勢。他介紹,近年來,廣東職業技術學院推出了“創意+設計”“創新+工藝”“創業+營銷”的課程體系,目標是培養有創意、懂設計、會工藝、能創新、善營銷、可創業的紡織服裝復合型人才,打造紡織服裝一流高水平專業群。
“離開企業就辦不成職業教育。”劉科榮表示,希望與企業能增進交流合作,了解企業需求,實現校企互惠共贏。
紡織產業是禪城重要的傳統產業,禪城的紡織企業也是廣東職業技術學院人才輸送的重要目的地。面對當下產業轉型發展的新形勢,培育紡織服裝領域的復合型人才,已成為校企合作的重要共識。
“紡織企業的高質量發展需要高質量人才的支撐。”禪城區張槎針織服裝行業協會會長、佛山市三水聯潤染整有限公司董事長龐潤沃表示,企業要積極與學校開展合作,挖掘培育人才,提高紡織行業的理論水平和技術水平。
“企業需要既懂得紡織行業運作邏輯,又懂得電商營銷的復合型人才。”佛山市摩力克家居布業有限公司總經理龐振權表示,現在線上渠道已成為紡織產品銷售的主要渠道,而企業缺乏相應的人才。他希望,校方能讓學生在距離、職業發展上更貼近企業,加強人才與企業之間的聯系。“佛山的紡織企業總部大多在禪城,這里有紡織行業發展最肥沃的土壤。”龐振權認為,校方可做實做強禪城校區,讓紡織人才感受到行業氛圍,讓企業招才引才更便捷。
留住人才是紡織企業另一個痛點。佛山市科瑞達紡織檢測技術服務有限公司董事長胡秀麗與佛山市嘉謙紡織有限公司質控經理秦碧紅均提及這一問題,希望校企雙方能共同探討并解決。
佛山市匯棉紡織有限公司董事長胡俊則到了行業新類型人才培育問題。他表示,隨著服裝個性化定制的發展,量體師是一個新的人才培養點,“希望學校可以和企業探索開設相關課程”。
現場,劉科榮記錄下企業家提出的意見和建議,并即場向企業家公布了自己的電話號碼。“我們可以考慮設立產業學院,加強學校、學生和企業的對接。企業家有問題想交流,可直接打我電話。”
“舉辦這場座談,就是希望讓校企相互增進了解,讓專業融入產業,增強合作的可行性。”禪城區委統戰部副部長、區工商聯黨組書記何樹營表示,雙方應強化“當下思維”,圍繞紡織產業轉型發展的現實需求,優化校企協同。他希望,校方能為禪城的紡織產業品牌發展貢獻智慧和力量,企業則為學校專業發展和人才培育上提供支持,從而雙方能在“產、學、研、用”等方面形成更緊密的合作。
標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