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料圖)
總規模約36萬平方米的紡織服裝行業五大展覽,28日在國家會展中心(上海)開幕。
五大展覽分別為中國國際紡織面料及輔料(春夏)博覽會、中國國際家用紡織品及輔料(春夏)博覽會、中國國際紡織紗線(春夏)展覽會、中國國際服裝服飾博覽會和中國國際針織博覽會,中國紡織服裝產業鏈的優勢與特色集中呈現。
五個展覽中,法蘭克福展覽(香港)有限公司參與主辦了三個,參展企業超過3500家,比2021年的同期展會增加15%。其中,作為“龍頭”的紡織面料及輔料展規模達16萬平方米,吸引了來自22個國家和地區的近3000家企業參展;紡織紗線展出現了展位預訂爆滿的可喜現象。
江蘇常熟愛尚紡織科技有限公司業務總監宣志榮告訴新華社記者,展覽開幕僅半天,18平方米的展位就接待了300余名訪客,“這么多人,這么忙碌,完全超乎想象。無論是參展商、采購商,還是設計師和研發人員,都在這場面對面的展會中尋找合作商機,碰撞思路和靈感”。
上海惠恩國際貿易有限公司總經理張燕率領五名員工分片觀展,目的就是找到款式新穎、性價比高的面料,快遞給歐美成衣客戶挑選,加速達成出口訂單。張燕說,面料對紡織服裝行業至關重要,實體展會創造了通過“手感”挑選面料的寶貴機會。“雖然出口面臨著越來越激烈的競爭,但中國的紡織面料企業越來越重視研發和創新,韌性與活力很強。相信作為傳統的‘中國制造’,紡織服裝行業仍將保持行業競爭力。”張燕說。
法蘭克福展覽集團總裁兼首席執行官沃爾夫岡·馬爾青專程從德國來滬為展會揭幕。他說,1995年,法蘭克福展覽與中國國際貿易促進委員會紡織行業分會首次聯合舉辦紡織面料展時,參展商只有150家,如今則發展至近3000家,相關展覽已成為中國經濟持續強勁增長、進出口體量巨大、中國市場地位日趨重要的一個縮影,也凸顯了中國紡織服裝行業的韌性與活力。
“法蘭克福展覽集團如今每年在中國舉辦的展覽超過40場,中國已成為法蘭克福展覽集團最大的海外市場。”沃爾夫岡·馬爾青說。
標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