賣不動的女裝,轉型難的品牌。截至4月17日,朗姿股份、歌力思等女裝企業均發布2022年財報。其中,朗姿股份凈利潤下滑90.73%,歌力思、太平鳥凈利預減超七成、美邦服飾預計虧損超7000萬元……當時尚女裝不夠時尚,業績下滑的品牌們也走到了轉型關鍵期。
業績集體下滑
【資料圖】
女裝業務正在成為各品牌的“拖油瓶”。根據財報數據,朗姿股份2022年營收為38.78億元,同比增長了1.19%;凈利潤為1607.59萬元,同比下降了90.73%。歌力思2022年預計實現凈利潤6861萬-8370萬元,同比減少2.22億-2.35億元,同比減少72%-77%。太平鳥2022年預計凈利潤為1.95億元左右,同比減少71%左右。
據了解,朗姿股份女裝業務板塊實現營業收入15.349億元,同比下降9.26%,為其醫美業務、嬰童業務三大業務中唯一下滑的業務。歌力思主營高端時尚女裝,雖然歌力思將凈利潤的下滑歸結于激進擴張所致,但從其前三季度下滑了68.49%的扣非凈利潤來看,主業不賺錢是事實。
再看太平鳥,雖然其并未在業績預告中披露業績下滑的具體原因,但從2022年半年報來看,女裝業務下滑幅度不小。財報數據顯示,太平鳥2022年上半年女裝營收16.56億元,同比下降22.51%;旗下樂町女裝營收5.27億元,同比下滑18.83%。
據了解,太平鳥以時尚男裝起家,在2001年開始布局女裝市場,隨著多年發展,女裝業務逐漸成為其支柱性業務。財報數據顯示,2019-2021年,太平鳥女裝的營收分別為29.46億元、37.8億元和44.84億元。算上旗下樂町女裝業績,女裝幾乎撐起了太平鳥營收的半邊天。
深圳市思其晟公司CEO伍岱麒表示,服飾品牌如果沒有建立起品牌內在文化涵義,能夠代表一定群體文化和時尚風格,很難擁有消費者的忠誠度。在鞋服行業獨立分析師、上海良棲品牌管理有限公司創始人程偉雄看來,近兩年,抖音、私域等新渠道觸達玩法成了新風口,而對于歌力思、朗姿等定位偏中大淑女裝的女裝品牌而言,難以迎合年輕女性用戶的風口,而這也成為其業績下滑的主要原因。
亟待轉型
服飾行業大環境的低迷成為行業共識,不論是女裝還是男裝,抑或是休閑服飾等,業績下滑的企業不少。像美邦服飾的接連虧損、森馬服飾凈利潤超五成的下滑等,如此之下,各企業的轉型成為破局的關鍵。
品牌們大概也意識到了這一點。近兩年,太平鳥的轉型發展得如火如荼,尤其是借助國潮風口,通過與各大IP進行聯名、推新,一度成為服裝行業內頭部品牌。太平鳥也確實借助國潮風口以及自身的快速轉型,度過了兩年的高速發展時期。尤其是其在2020年凈利潤逆勢增長29%;2021年營收突破百億元大關。但這樣的增長并沒有持續太久,此番業績的下滑對于太平鳥而言來得太快。
當主打年輕人生意的快時尚創新、快速迭代風格和抄襲、借鑒掛鉤,年輕人的生意也變得不好做。
再看森馬服飾、美邦服飾等都在國潮領域不斷下探,也依舊沒有避免業績下滑的窘境。而歌力思、朗姿股份定位中高端,雖和快時尚有著不同的打法,但也同樣沒有避免業績不佳的命運。
朗姿股份和歌力思似乎面臨著共同的難題——遠離年輕消費群體。據了解,朗姿股份女裝主攻中高端市場,自2016年以來,朗姿股份女裝業務發展一直處于發展不佳的狀態。而歌力思近兩年的扣非凈利潤處于下滑狀態。
“歌力思、朗姿等定位偏中大淑女裝的女裝品牌,本身的定位決定了與年輕女性用戶的不匹配現狀。任何一個品牌發展到一個階段,都面臨著重新針對年輕的消費市場做出重大調整,包含品牌形象、經營理念以及消費方式、產品設計的轉變。”業內人士表示。
事實上,歌力思也一度在靠近年輕消費群體。譬如2020年提出全面數字化轉型的概念,布局籌備虛擬數字人的打造,并于2021年推出通過全CGI數字技術創作的虛擬數字人颯ELISA、發力輕奢潮流品牌,推動品牌形成包含時尚、潮牌、輕奢、網紅等多屬性的品牌矩陣。朗姿股份則在重新定位年輕化品牌的同時轉型走向了醫美業務和嬰童業務的布局。
在程偉雄看來,定位中高端的女裝品牌不能單純模仿流行文化,而是需要沉淀品牌個性以及在產品研發上更具有品牌調性和產品調性,而不只是除了面料貴和價格高的同質化產品。
就業績相關問題,北京商報記者對太平鳥、朗姿股份等進行采訪,截至發稿未收到回復。
標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