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條條褲子整齊倒掛在傳送帶上,流向下一道工序;每條褲子都有各自的“身份證”,工人只需將“身份證”在操作臺上輕輕一掃,機器顯示屏上就會出現該產品的操作要領……位于山東青島市即墨區的青島雪達集團有限公司(以下簡稱“雪達集團”)生產車間內,智能化生產井然有序。
(資料圖片)
作為一家擁有48年歷史的紡織企業,雪達集團從一個僅有16人的鄉鎮企業、一片雜草叢生的空地、幾間低矮的瓦房,發展成為擁有2000多名員工、3個生產廠區和先進生產車間的企業,成長為山東省針織服裝研發生產及出口重點骨干企業,產品暢銷全國,并出口日本、東南亞等國家和地區。
2022年雪達集團實現產品產量3800萬件,銷售收入13.11億元,實現利稅1.05億元。
智能改造提質增效
智能、綠色、服務型,是紡織行業的發展方向。雪達集團較早就察覺到工業互聯網應用帶來的新機遇,認為這是企業“換道超車”的好時機。
2021年,雪達集團D2M(經銷商到工廠)全球化批量定制系統一期項目正式啟動。公司通過引進ERP(企業資源計劃)系統,實現產品可追溯,再根據個性化生產需求,對染整和成衣等關鍵環節進行智能化改造。
“改造后,1臺機器的工作效率相當于10名工人。企業在柔性化生產力、產品品質和生產效率等方面都得到極大提升。”雪達集團企業管理本部長劉作集說。
智能生產模式下,標準化生產流程實現多道工序同步進行,省時高效。通過工業互聯網鏈接上下游客戶,從銷售接單到成品出貨的數據流全部打通。
“從下單到出貨以前至少需要60天,智能化改造后,訂單交付周期縮短近30天。”雪達集團副總經理黃日峰告訴記者,“現在,技術人員通過遠程控制平臺就可以對每一道工序進行操控,實時掌握訂單執行情況,及時發現異常并進行處理,保障生產訂單按時交付。企業生產效率提升20%,生產成本降低10%以上。”
綠色工藝節能降耗
“傳統紡織業是典型的高能耗、高污染行業,特別是紡織品染整過程中,會產生大量廢水廢渣。”雪達集團技術質量本部長張洪賓告訴記者,印染廢水有機污染物含量高、堿性大,處理難度大,制約了企業發展。
“過去企業為追求效益,采取較為粗放的生產模式,每年要花費不少污水治理費用,無形中增加了生產成本。”張洪賓說。
為此,雪達集團專門成立技術攻關小組,研發改革染色配方和工藝。
“針對腈綸、毛、銅氨纖維等混紡類針織品染色工藝復雜、生產效率低、浪費現象嚴重等問題,我們經過多次試驗分析,優化工藝配置,發明了一浴兩段染色方法,將多種染料和助劑放在同一染浴內,對多種纖維同時染色。這樣既簡化生產工序提高效率,更為重要的是減少了污水排放量。”張洪賓說,這一工藝改革獲得了國家發明專利,化學品使用量比以前減少一半,為企業節能減排50%以上。
雪達集團還投資2200余萬元,引進國內外先進染整設備12臺/套,新設備在提高產品性能的同時,大大降低了電能和蒸汽的使用量以及水資源的消耗。
從取材到染色,全流程的綠色工藝設計,讓一根根彩色紗線的含“綠”量與含金量大幅提高。新產品生產成本不但沒有增加,還開辟了新的市場空間,企業訂單量大幅增長。
面料研發成就特色
雪達集團曾經以服裝貼牌代工為主,自有內衣品牌也由于缺乏亮點,一直銷量不佳。
“內衣的賣點很單一,就是看面料保不保暖,沒有多少利潤。”一位常年合作的客戶曾勸雪達集團董事長張皓放棄內衣市場,轉向利潤更大的運動服飾品類。但張皓深知,只有做強自主品牌,企業才有未來。
一次,張皓去日本出差,參觀國際知名護膚品牌的生產線,看到將纖維膜布浸泡在精華液里,成品后纖維膜布里的精華將被人體皮膚吸收。這一場景對張皓觸動很大,讓他更加堅定了研發功能性面料的想法。“北方秋冬季節氣溫低濕度小,皮膚容易干燥,何不讓護膚延伸到內衣面料?”張皓想。于是,公司決定契合當時流行的“以油養膚”理念,研發將玫瑰精油和茶花油融入內衣面料。
然而,研發精油纖維面料的過程并非一帆風順。精油纖維面料的混紡紗線強度比常規面料低,如果按照以往的織布工藝,很容易出現斷紗問題。
“生產中即便只有一根紗線斷了,織布機器也會因為慣性保持運轉,這樣生產出來的內衣就會出現破洞,產生瑕疵品。”張洪賓告訴記者,為盡快解決織布工藝問題,他帶領研發團隊反復試驗,不斷調整工藝參數,最終找到適合精油纖維面料生產的“黃金數值”。類似的困擾也體現在染整工藝,過往常規面料所使用的染料助劑會對精油分子產生破壞,這就要求研發團隊反復嘗試不同的染料助劑。經過努力,公司最終成功開發出玫瑰精油纖維面料和茶花油纖維面料的功能性針織內衣,并申請了多項專利。
隨著玫瑰精油纖維面料和茶花油纖維面料系列的熱銷,“面料養膚”產品成為雪達集團的王牌產品。隨后,一鼓作氣,玻尿酸面料、膠原蛋白面料相繼問世,獲得不少年輕消費群體的青睞。由此,公司訂單結構從過去的“一個樣板產到底”,變為能夠滿足消費者個性化、多品種的需求。
走進雪達集團產品展廳,“個性”鮮明、功能各異的內衣面料讓人目不暇接:防紫外線面料、會“呼吸”的復合絲面料、會發熱的遠紅外面料、“空調纖維”面料、富硒面料等,不一而足。
為加快科技創新,雪達集團與青島大學等多所院校搭建產學研用多層次技術創新體系,建成國家級企業技術中心等創新平臺。先后成功研發石墨烯系列、多組分功能親膚系列等產品。其中16項產品達到國際先進水平,30項產品達到國內領先水平,榮獲國家重點新產品3項。截至目前,共獲得授權國家專利55項,其中發明專利15項,實用新型專利40項。
“我們將依托智能化,進一步加強產品研發與市場開拓,通過深挖細分,滿足不同層級的消費市場,通過面料創新持續提升企業產品核心競爭力,形成雪達特色產品體系。”張皓滿懷信心地說。
標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