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訊 >   >  正文

深度調查:二三季度國內外棉價運行區間或有抬升

評論

近日,中國棉花網記者赴山東青島參加2023中國紡織行業高峰論壇。根據論壇嘉賓就國內棉花與紡織市場形勢探討的結果,預計2022/23年度國內棉紡織市場主要呈現出總體平穩、內外市場分化、后期信心較強的特點,2023/24年度國內外棉花供應或延續寬松格局,宏觀經濟環境將是國內棉紡織市場的主要影響因素。

一、當前國內棉紡織市場運行總體平穩,內需復蘇預期增強市場信心


(資料圖)

(一)2022/23年度國內棉紡織市場良性運行,上游銷售強于上年,下游購棉相對理性

2022/23年度國內棉花供需總體寬松,軋花企業利潤同比好轉,截至4月初,全國棉花銷售優于上年,供給端增產情緒壓力已釋放,紡織企業開機回暖,原料消耗增加,成品庫存下降,產業鏈中下游運行總體順暢。參會嘉賓預測2022/23年度全國棉花產量670萬噸,進口量185萬噸,消費量760萬噸,庫存消費比125.8%。國家棉花市場監測系統數據顯示,截至4月初,全國棉花銷售率77.5%,同比提高30.1個百分點;被抽樣調查紡織企業開機率91.9%,同比上升12.3個百分點;企業棉花平均庫存使用天數32.4天,同比增加2.8天,紡紗、布產銷率分別為102.1%、100.9%,同比分別增長15.4、18.0個百分點。

(二)國內經濟復蘇帶動棉紡織消費預期回暖

國內疫情防控措施調整后,交通運輸、旅游等接觸型消費率先復蘇,居民消費和投資均出現邊際修復,物價保持穩定,2023年一季度固定資產投資額同比增長5.1%,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同比增長5.8%,居民消費價格同比上漲1.3%。在國內經濟復蘇已初現端倪的背景下,市場對于今年內需整體回暖存在樂觀預期,棉紡織企業對今年后期行情抱有一定信心。但當前國內棉花春季三、四月消費小旺季已經過去,據企業反饋下游紡織品內銷開始出現轉弱跡象,后續訂單跟進緩慢,內銷真正走強的基礎和驅動力不夠穩定,國內經濟復蘇對棉紡產品消費的支撐不會很快顯現。

(三)海外經濟前景黯淡及新疆棉禁令抑制出口需求

當前海外經濟大滯漲、高債務、低增長特征突出,美歐核心消費者價格指數(CPI)仍然高位,制造業采購經理人指數(PMI)持續走弱,居民實際收入增長前景黯淡。海外零售商、批發商服裝庫存高企,3月美國服飾服裝商店零售同比下降1.8%,密歇根大學消費者信心指數4個月以來首次下降,印度、巴基斯坦等國家紗線銷售出現走弱趨勢,全球需求收縮趨勢較為明顯。此外,新疆棉禁令對外向型棉紡織企業影響加深,供應鏈去中國化下我國服裝出口在歐美份額持續多年下降。參會嘉賓預計,歐美訂單量同比下降幅度至少在20-30%,外貿訂單下滑趨勢在今年前三季度依然難以改善。棉制品出口面臨壓力要大于化纖制品,2023年1-2月我國棉制針織服裝出口下降24.4%,化纖制針織服裝出口下降15.8%。

(四)滌綸短纖等替代品與棉花價差維持正常區間,產業競爭加劇格局下價格下滑概率較大

2023年一季度滌綸短纖價格持續走低,棉滌價差維持在8000元/噸左右,處于正常區間。據了解,一季度紗廠純滌紗原料庫存備貨天數5-7天,未交付訂單1-5天,均低于前兩年水平,反映出紗廠訂單減少、延續性不足。由于原料PTA和乙二醇價格預期下跌,滌綸短纖新增產能兌現進一步增加供應,預計2023年后期滌綸短纖價格將震蕩下跌,年內有階段性沖高但持續性較差,將對棉花消費增量將形成長期壓制。

二、2023/24年度全球棉花供需或延續寬松,主要壓力來自海外經濟衰退抑制棉花需求

(一)全球棉花減種不減產,供需延續總體寬松

2023/24年度全球棉花或延續供需寬松格局,播種面積預計略有下降,其中中國、印度、美國、西非為主要減種國家,但受天氣條件改善、中國經濟復蘇等提振,預計全球棉花產量、消費量均同比略有增加。參會嘉賓預估全球棉花種植面積下降0.3%,棉花產量增長1.1%至2530萬噸左右,棉花消費量增長4.3%至2500萬噸左右;根據近十年ICE棉價與庫消比歷史數據分析,2023/24年度ICE棉花期貨價格運行區間為70-100美分/磅。

(二)海外宏觀環境惡化加重棉花市場不確定性

近兩年全球宏觀環境較為復雜,地緣沖突、金融動蕩、經濟衰退彼此強化,外部運行環境不穩定、不確定因素較多,國際貨幣基金組織預計未來五年全球經濟增速約3%,是三十年以來的最弱預期。參會嘉賓表示,目前中美關系有進一步惡化的趨勢,美歐對新疆棉進口禁令升級對我國棉制服裝出口的破壞、打壓將是較長期的過程。美聯儲加息帶來的企業經營壓力、銀行信貸緊縮等問題加劇導致包括棉花在內的大宗商品震蕩幅度將顯著加劇。下半年美國消費預計進一步轉弱,若外部危機引而不爆,其對實體經濟的收縮及威懾效應難以全面淡出,棉花市場壓力可能在延后中累積,壓力進一步向下年轉移。綜合來看,國外宏觀不確定性事件對我國經濟復蘇進程持續擾動,棉紡織產業下游需求新增動力相對匱乏,需警惕外部環境對國內產業運行的風險傳導。

(三)2023/24年度國內棉花產量預計下滑,供給壓力弱于本年

據受次宜棉區退耕、植棉收益減少、糧棉爭地以及水資源匱乏等因素影響,我國棉花種植面積及產量預計下滑。據參會嘉賓調研,2023年新疆棉花意向播種面積同比下降8.16%,較上月調研降幅擴大。預計2023/24年度棉花產量600萬噸,進口160萬噸,消費790萬噸,庫存消費比略微下降至119.5%。參會嘉賓認為剛剛公布的棉花目標價格政策是綜合考慮到保障糧食安全目標、植棉成本和財政承受能力等的結果,510萬噸的補貼規模體現出促進新疆棉花生產調整的政策導向。

(四)今年二季度開始棉價震蕩上行預期較強

當前處于國內外棉花種植高峰期,供應端對市場的擾動或弱于上一年度,但仍存在炒作機會。參會嘉賓表示,目前鄭棉價格從產業端估值較為合理,但從大宗商品定價角度分析,當前棉花/南華商品指數比值約為6.21左右,低于8-10的歷史均值區間。國內外棉花成本支撐、新年度棉花主產國普遍下調種植面積意向、下游中印巴越棉紡開機負荷大幅提升等或提振國內外棉價上行。參會嘉賓預計,2023年棉花減產及競爭搶收籽棉的可能或推動新年度皮棉成本有所上移,國內經濟復蘇強預期帶動棉花需求總量改善,按季節性規律分析預計年內國內現貨高點或在17000-17500元/噸,出現在紡織市場旺季前夕或旺季之間的9-11月份。

標簽:

今日熱點

熱點排行

最近更新

所刊載信息部分轉載自互聯網,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郵箱:5855973@qq.com

聯系我們| 中國品牌網 | 滬ICP備2022005074號-18 營業執照  Copyright © 2018@.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