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料圖片僅供參考)
上周ICE棉花期貨震蕩整理,USDA供需報告影響平平,雖然報告上調了2023/24年度美國棉花產量、出口和期末庫存,但2022/23年度、2023/24年度美棉庫銷比分別為21.3%和21.6%,均低于過去5年及10年均值水平,顯示出本年度和下年度美棉整體并不寬松的供需格局.
全球方面,報告雖上調了2022/23年度、2023/24年度全球期末庫存,但2023/24年度全球產需仍由2022/23年度盈余157.3萬噸轉變為產需均衡的狀況,且庫存消費比同比、環比均下降,顯示出下年度全球棉花基本面較本年度有所走強,這對國際棉價仍有較強的支撐作用。
當周,印度政府大幅提高了2023/24年度棉花MSP收購價,折皮棉成本應在80美分磅之上,這意味著ICE棉價在80美分一線再多一層支撐。近期美棉主產區得州降水導致土壤墑情進一步改善,但種植進度仍然落后,關注后續進度能否趕上,若遲遲不能趕上,則種植面積可能低于預期。
從需求來看,目前東南亞整體紡織市場需求仍低迷,國際市場弱需求的現實仍在持續。外盤雖然下方支撐較強,但向上驅動還需要基本面利多題材的發酵,后續關注主產國的種植及天氣情況。本周美聯儲議息會議在即,關注宏觀面動態。
國內方面,上周棉花現貨價格繼續上漲,但紡企采購較淡,多觀望為主。下游紗布價格穩中有升,但成交跟進明顯不足,理論上紡企C32S即期生產虧損擴大,目前正處于紡織淡季,新增訂單減少,下游企業對當前棉價難以接受和消化,價格向下傳導不暢,鄭棉尤其是近月合約上行阻力較大。
不過,下游紡織企業庫存結構仍相對健康、紡企開機率也還在高位,負反饋效應有限,市場對下半年“金九銀十”的紡織旺季也有一定的期待,且產業機構對本年度疆棉趨緊的預期仍較強,再加上下年度籽棉搶收的預期影響,鄭棉短期或震蕩,但中長期整體震蕩向上的趨勢預計還未結束,內外價差或仍有走強的空間,后續需關注政策、進口及產地天氣情況。
標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