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訊 >   >  正文

山西:科技助力蠶桑產業提質增效

評論


(資料圖)

位于運城市的山西省蠶業科學研究院擁有科研用地859畝,建有標準化桑園、標準化蠶種保護室、蠶種質資源保護與創新利用技術開發實驗室、果酒發酵實驗室、蠶種檢驗實驗室、嫘祖文化展廳等設施,是山西省唯一從事蠶桑科學研究的事業單位。仲夏時節,記者慕名來到了這里,聽科研人員講述有關“蠶寶寶”的故事。

走進山西省桑樹種質資源圃(夏縣),桑園里郁郁蔥蔥,不時能看到頂著烈日采摘桑葉的工作人員。研究院院長王東告訴記者:“研究院收集保存桑樹種質資源367份、蠶種質資源90余份,這些蠶、桑種質資源非常珍貴,極具保護和開發利用研究價值?!?/p>

近年來,山西省蠶業科學研究院在完成科研任務的前提下,注重蠶桑產業科技推廣和服務工作,在保證原有養蠶基地的基礎上,積極發展飼料桑、果桑采摘觀光園等產業。在蠶桑綜合利用方面也積極探索,擴展應用范圍,主要開展了蠶絲被、桑葚飲品、桑葉茶、桑葉面、桑枝香菇、平菇、木耳、桑葉宴、桑果酒、蛹蟲草、蠶沙枕等功能產品的研究推廣。

在社會服務方面,研究推廣了“畝桑產繭200公斤”“千株桑萬根條,百斤繭”“省力化養蠶技術”“小蠶智能化共育”“大蠶大棚軌道化飼養”“方格簇自動化上簇采繭”“蠶桑多元化利用”等技術模式和“田栽坎,路栽邊,溪河路旁栽成線,荒坡墳坪栽成園”的發展模式,大大降低了蠶農的栽桑養蠶成本,增加了收入,加快了科研成果向生產力的轉化,促進了蠶業產業化進程,取得了可喜的社會經濟效益,成為全國推廣的典型經驗。研究院黨委書記吳秀峰介紹,近年來,他們產業指導與技術服務并舉,先后為晉城、長治、臨汾、運城、忻州、呂梁等市三十多個縣進行蠶桑發展規劃、科技咨詢、技術培訓和技術援助等工作,有力地推動山西省蠶桑產業的高質量發展。

據了解,截至2022年底,山西省的桑園面積為5.65萬畝,其中養蠶用桑4.3萬畝,生態飼料桑5000畝,果桑8000畝,年發種量4.14萬張,年產繭量為1795噸,發展蠶桑產業經營及相關行業53個企業。

標簽:

今日熱點

熱點排行

最近更新

所刊載信息部分轉載自互聯網,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郵箱:5855973@qq.com

聯系我們| 中國品牌網 | 滬ICP備2022005074號-18 營業執照  Copyright © 2018@.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