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訊 >   >  正文

全球快資訊丨【2023國際會議】Tim Bourgois:國際棉花市場走勢

評論


(相關資料圖)

在6月15-16日于廣西桂林舉行的2023中國國際棉花會議上,路易達孚棉花平臺全球交易總經理Tim Bourgois以“國際棉花市場走勢”為題,從全球棉花市場本年度供需以及下一年度預期等方面分別進行了介紹和展望。

首先Tim簡單回顧了2022/23年度棉花市場的情況和大事件。去年二月開始的俄羅斯和烏克蘭沖突,為市場帶來巨大的不確定性;世界各地通脹率高漲,各國央行只能通過加息來抑制通脹;去年5月份的時候,近月ICE棉花合約從150美分/磅大跌至接近70美分/磅,給棉花產業帶來了很大影響;去年5月底,美國西德州的干旱加劇,棄耕率達歷史最高水平;巴基斯坦大洪水使該國棉花產量大幅下降37%,從135萬噸降至85萬噸。此外,該國的貨幣危機爆發,巴基斯坦的22/23年度消費量從237萬噸下調至187萬噸。總體來看,世界棉花消費量始終處于風口浪尖,從最初預計的2656萬噸,逐步下調至2375萬噸,降幅較大,而全球產量僅出現了微幅下跌,所以全球期末庫存仍然處于偏高水平。所以新年度消費的預估量是很重要的,既是新年度平衡表的關鍵點,也會對接下來12個月的棉花價格有重要的影響。

對于新年度全球的棉花產銷情況,Tim指出最新的6月USDA報告中,預計新年度全球產量為2541.3萬噸,消費為2547.4萬噸,是什么邏輯支撐了消費量的大幅調增呢?過去兩年全球棉花消費量出現了連續下降,回顧一下歷史,只出現過四次連續兩年消費量下降,這四次消費連續兩年下降后,第三年消費反彈的均值可達9.4%,所以這是從歷史角度做出的估計。從IMF貨幣基金組織對于主要經濟體的增長的趨勢上來看,未來經濟的前景預測也偏好,但是消費市場可能不會那么快跟上。

從全球棉花生產端情況來看,總體來說全球棉花的產量是呈上升趨勢的,但增幅偏低,新年度中國的產量預計會有小幅下降。從美棉的種植情況來看,去年德州干旱非常嚴重,造成了棄耕率的大幅提升。今年美國各產區種植面積都有大幅下降,但產量仍會受到棄耕率和單產的影響。如果我們使用去年類似的棄耕率和單產數據,預計今年整體的產量可以達到267.8萬噸,但是如果我們使用兩年前的數字,總產量可以達到385.3萬噸。過去五年的平均數字是在335.3萬噸左右,因而目前美國農業部評估出來的359.2萬噸是一個比較合理的數據。印度新年度種植面積也有所下降,但畝產會增加,供需平衡表來看可能會需要少量進口滿足需求。澳大利亞新年度出口有10.4%的下降,而巴西出口增幅最大,2023/24年度的出口增幅達42.3%。整個市場如果是一個蛋糕的話,誰會獲得更大的市場份額呢?澳大利亞、美國和巴西都在競爭,最后誰是贏家還不確定。

進口方面,按照目前的數據下一年度中國產需缺口高達228.6萬噸。中國不僅是棉花最大的產量國,同時也是最大的棉花的消費國,隨著下一年度中國重新成為世界最大的棉花進口國,各大棉花出口國將共同競爭中國的市場份額。

最后關注下美棉的出口,未來三四個月德州的降雨量會對下一年美國棉花產量產生至關重要的影響。而美國的產量到底是316萬噸還是403萬噸將會對棉花的價格產生極大的影響。美國有颶風季節,颶風出現的話,如果比較輕柔就沒太大的問題,但如果出現了很大的氣候問題,美棉的出口和產量必將受到很大的影響,對價格也會產生很大的影響。

標簽:

今日熱點

熱點排行

最近更新

所刊載信息部分轉載自互聯網,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郵箱:5855973@qq.com

聯系我們| 中國品牌網 | 滬ICP備2022005074號-18 營業執照  Copyright © 2018@.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