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訊 >   >  正文

寧南縣碧窩村:黨建引領促振興 蠶桑大村換新顏

評論

近年來,寧南縣松新鎮碧窩村積極探索“黨建引領、產業振興”的發展路徑,圍繞“宜居宜業、富民強村”思路,因地制宜,興辦特色產業、壯大集體經濟,帶動群眾增收致富。


(資料圖片)

如今,碧窩村舊貌換新顏,先后榮獲全國一村一品示范村、省級“文明村”、省級“5A黨支部”等榮譽稱號。

黨建引領,激發蠶桑新動力

“黨建引領鄉村振興,推動產業發展。近年來,全村產業發展模式不斷創新,產業規模不斷擴大,人均收入不斷提升,老百姓生活水平也越來越高。”碧窩村村黨委書記馮啟良自豪地說道。

碧窩村黨委堅持“抓班子、理思路、強管理、謀發展”思路,以黨建引領群眾發展致富,形成了以蠶桑為主、畜牧為輔的產業結構。碧窩村產業以蠶桑為主,為全省養蠶第一大村,全村因“戶無余土桑滿莊、遍野金葉無窮碧”而得名“碧窩”。

碧窩村作為一張靚麗的名片,打響中國蠶桑第一村的口號,連續多年獲得全縣蠶繭總產第一、人均產繭第一等稱號。2022年,全村年養蠶11355張,產繭50.6萬公斤,實現產值2530萬元,全村人均可支配收入達28690元。

產業興旺,鄉村振興創新業

碧窩村積極建設“碧窩現代農業產業融合發展示范基地”,把文旅產業發展與鄉村振興結合起來、與生態環境保護結合起來,堅定不移發展蠶桑支柱產業,推動生態旅游、鄉村旅游與綠色產業深度融合發展,積極打造全國桑蠶文化“第一村”。

該村大力發展旅游業,在基地核心區建設現代蠶桑文化主題公園,建設蠶桑觀光走廊、蠶桑風光觀景臺和蠶桑文化墻以及園區門戶區,通過蠶桑文化主題展示,將園區農業板塊與現代休閑旅游相融合,實現產業發展一產帶三產融合發展。

同時,打造“蠶桑+食用菌”的新興產業基地,實現桑枝碎末到食用菌的轉化,重點選育推廣姬菇、秀珍菇、香菇、猴頭菇、木耳等優良品種。目前,基地年產桑枝食用菌包可達1000萬棒,食用菌年產能7500噸。

干群一心,鄉村舊貌換新顏

人居環境整治開展以來,面對大量資金的需求,碧窩村“兩委”和部分黨員、村民代表主動站了出來,通過村級補助、群眾自籌等多渠道、多方式籌措人居環境整治資金10余萬元。

“你出資金我出力,人人奉獻齊努力”,村民們被廣泛動員起來打掃街面、收拾垃圾、清理雜草……一場地毯式的大掃除全面鋪開,全村創建州級最美家庭1戶,州級最美家庭標兵1戶,縣級潔美家庭44戶,村級潔美家庭364戶。推進廁所革命,完成水沖式廁所改造近500戶,全村整體環境煥然一新。

“如今的碧窩村道路凈了、庭院美了、村莊綠了,到處洋溢著和美幸福新農村的氛圍,環境好了,村民笑了。”碧窩村村民說道。

標簽:

今日熱點

熱點排行

最近更新

所刊載信息部分轉載自互聯網,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郵箱:5855973@qq.com

聯系我們| 中國品牌網 | 滬ICP備2022005074號-18 營業執照  Copyright © 2018@.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