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車 >   >  正文

探維科技:感知一體化是自動駕駛終局方案_天天熱門

評論

4月18日-27日,以“擁抱汽車行業新時代”為主題的上海國際汽車工業展覽會隆重舉行。探維科技聚焦汽車產業智能化發展趨勢,展示了面向自動駕駛、ADAS 前裝車載領域的車規級激光雷達新品。


(資料圖)

展會期間,探維科技發布了“光變計劃”,并重磅宣布第二個前裝乘用車規模化量產合作平臺。圍繞智能駕駛場景感知應用,探維科技提出了 Tempo 系列、Duetto 系列、New Scope 3款車載激光雷達量產計劃,這三條產品線未來將發力匯聚成一個終點,即感知一體化解決方案,該方案將基于硬件前融合、極致性價比打造,實現感知一體化,支持客戶完成中高層級別的自動駕駛。

發布會結束后,探維科技CEO王世瑋、CTO鄭睿童就行業熱點和探維科技發展布局等話題接受了媒體采訪。

問:市場競爭激烈,價格戰不斷,在車企嚴控成本的趨勢下,是否會影響到激光雷達的上車?

王世瑋:首先,激光雷達上車對于包括L2、L3在內的智能駕駛系統安全性有核心作用,這是其價值所在;其次,車企有成本壓力對探維科技而言反而是一個機會,因為探維一直走的是對性價比極致追求的路線,車企對成本敏感之下我們反而有優勢。

探維科技CEO王世瑋博士

問:探維科技如何降低成本?

鄭睿童:兩個方面,一是自身技術段端,二是產業鏈端。從技術端來看,精益生產達不到車企對大幅將本的需求,探維科技采用的方式是芯片化,可以看到今年以來,友商也陸續開始采用這種方式降成本。從供應鏈端,我們的供應商從今年開始已經非常認同激光雷達上車的大趨勢,特別是國內新造車企業的發展勢頭令產業鏈上下游企業非常有信心,供應商也愿意與我們去分攤成本。

問:探維在芯片化上有何布局?

鄭睿童:芯片產業鏈很長,完全自己做芯片對于激光雷達企業是不現實的。探維科技的降本路徑是聯合整個產業鏈一起行動,提出激光雷達專用芯片的需求以及芯片底層的原理層設計,芯片的版設計、流片、測試、封裝交給供應商來完成。為什么供應鏈會跟我們玩?因為探維科技一開始就想清楚了要和產業鏈一起向前走,用整個產業鏈去參與這個大時代的競爭,而不是自己把產業鏈全部都做下來之后被整個產業鏈孤立,一旦被孤立就得不到最新的技術。一個公司和一個產業鏈,那是非常懸殊的力量對比。

問:探維科技目前在與哪些車企合作?車企對于激光雷達上車的關注點在哪里?

王世瑋:國內主流新能源車企特別是自主新造車企業,都在探維科技的合作名單當中,最近在推進的就是與合創汽車的量產合作。總體而言,探維科技計劃今年交付1萬臺激光雷達。

新造車企業對激光雷達上車比較積極,這是探維產品落地的好機會;但一些傳統汽車大廠節奏沒有那么快,他們傾向于對智駕方案充分探索驗證后再上車,車企對激光雷達的思考越來越深入了,不會一味追求線束越多越好,而是注重與想要達到的輔助駕駛功能的匹配、產品長期交付的穩定性以及性價比,這對于探維科技也是很好的機遇,更能發揮探維技術方案經得起考驗優勢。

搭載 Duetto 激光雷達的合創 V09

問:“光變計劃”提出的背景是什么?

王世瑋:“光變計劃”的提出基于探維長期以來在激光雷達行業的積累和思考。激光雷達的核心是光學,光學系統是限制激光雷達性能和成本的重要因素,探維希望從光學角度引領行業變革、迭代和發展,探索前融合、更符合車規要求、更具性價比的量產交付方案,加速激光雷達的量產節奏和變革速度。

問:感知一體化是不是激光雷達的終局方案?

王世瑋:感知一體化一定是行業的終局方案。感知是自動駕駛層級里面的第一個環節,感知準確了,智能駕駛才能有安全性可言,系統化的感知方案設計一定是最優解。

行業早期,軟件企業與硬件企業相互交流較少,汽車體系無法兼顧兩者進行系統開發和優化。但現在激光雷達等硬件公司入局車載場景,自動駕駛公司也會同時考量如何在硬件層面對傳感器、控制器等進行優化,最終提升產品性能和成本優勢。探維科技將以更開放的方式與主機廠乃至系統集成商合作,提供技術上的規劃與方案,由整車廠牽引供應商們做集成。

旗艦級車載激光雷達Tempo

問:近來有4D毫米波雷達要替代激光雷達,探維怎么看待這個問題?

鄭睿童:就4D毫米波雷達目前的點云效果來看,尚達不到16線激光雷達的效果,如果這就能滿足自動駕駛的需求,為何車企還要求激光雷達向128線去提升呢?這是一個悖論。事實上,更高的安全性還需要靠高分辨、帶有距離傳感能力的激光雷達去實現。當然,4D毫米波雷達也有自身優勢,其全天候能力能使自動駕駛方案再上新臺階,但是要取代激光雷達還是遠遠達不到的。

問:對于激光雷達,行業正在回歸理性,探維科技如何理解“理性”?

王世瑋:終端在探討4D毫米波雷達能否代替激光雷達,就是理性的一種標志,大家在探討不同價格、不同性能的解決方案,究竟哪種方式能更好地解決車端的安全問題。車企也不再是一定要上最好的激光雷達,或者別人上的我也要上,而是在思考激光雷達上車后在什么場景可以發揮什么價值,綜合性能和成本考慮是否可持續等,這都是行業回歸理性的表現。

標簽:

今日熱點

熱點排行

最近更新

所刊載信息部分轉載自互聯網,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郵箱:5855973@qq.com

聯系我們| 中國品牌網 | 滬ICP備2022005074號-18 營業執照  Copyright © 2018@.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