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尚 >   >  正文

環球快資訊:棉價或已見到階段性底部 整體供大于求格局難改

評論

上周,棉花期貨跌幅亦在商品市場中居前,周度跌幅達13.67%。而自5月以來,棉花期貨價格也出現持續性回落。截至上周五夜盤收盤,棉花主力合約報收15095元/噸,自5月初高點22035元/噸累計下跌約31.5%。

5月來棉花期貨為何跌跌不休?中信期貨棉花分析師吳靜雯告訴記者,主要受宏觀預期轉差和棉花基本面羸弱兩方面因素影響。


(資料圖)

具體來看,宏觀方面,在美國通脹水平持續走高、美聯儲加快收緊貨幣政策的情況下,美國經濟增速放緩壓力加劇,導致大宗商品整體估值被擠壓,其中原油、有色等商品價格自6月份起紛紛拐頭向下。而農產品板塊中美棉自5月份因前期利多因素消化而高位回落,6月份因宏觀利空跟隨大宗商品一同下行,在此情況下,此前受外盤強勢支撐的鄭棉也隨著美棉的快速下行而迎來大幅下跌。

“從基本面來看,棉花目前供強需弱。供應方面,截至6月底,全國棉花商業庫存為372萬噸,同比增加70萬噸,銷售進度緩慢,導致上游庫存高企,8月底前面臨還貸壓力,使得棉價承壓。同時,棉花下游需求疲弱,當前處于需求淡季,紡織廠訂單不佳,開機率環比持續下滑,成品庫存處于歷史高位并且持續累積,紡織廠面臨去庫壓力,疊加棉價因宏觀利空持續下跌,沒有企穩跡象,更加抑制了下游采購需求。”吳靜雯說。

談及棉花需求持續疲弱的原因,方正中期資深研究員彭博告訴記者,今年3—4月棉花需求旺季不旺,主要是由于去年收購的棉花價格一直處在較高水平,所以下游對高價棉沒有太大的采購興趣。另外,下游訂單不足也導致其沒有動力采購。

此外,從政策面來看,吳靜雯還表示,上周棉花收儲政策雖落地,但30萬—50萬噸的收儲量和18600元/噸的熔斷機制對棉花價格支撐有限。總的來看,隨著利多出盡,棉價趨勢性走弱難以阻擋。

直至上周五夜盤,經過近一個月的持續下行,鄭棉主力合約迎來大漲,主力合約大漲7.74%,漲幅居商品期貨之首,遠月合約全線漲停。外盤方面,美棉漲停。

對于上周五夜盤棉花的強勢反彈行情,吳靜雯告訴記者,鄭棉主力合約自20000元/噸以上的高點最低跌至13560元/噸,跌幅近7000元/噸,已跌至歷史價格均值以下,存在超跌可能。此外,有市場消息稱有銀行展期三年還貸,若如此,將有效緩解軋花廠還貸壓力,提振市場信心,上周五夜盤鄭棉大幅反彈或是對此消息的反饋,而夜盤多數商品企穩反彈也是棉價上漲的原因之一。

彭博也表示,隨著上周五夜間整體宏觀情緒有所改善,商品普遍反彈,美棉錄得漲停,鄭棉也跟隨上漲。此外,在經歷前期的大幅下跌后,上周五日盤中棉花觸及的13560元/噸低點對于下游紡織企業來說已經有很大的盤面利潤,紡織企業有足夠的動力去買貨,從而帶動了棉花期價的反彈。

從目前來看,吳靜雯認為,棉價或已見到階段性底部,隨著情緒回暖,短期棉價存在超跌反彈的需求。但在新年度全球棉花供增需減的格局下,內外棉價運行重心難有較大抬升,趨勢性走弱行情或難以改變。據UDSA數據,2022/2023年度全球棉花產量預計增加84萬噸,消費由于經濟增速放緩,未來有較大的下調空間,期末庫存預計低位回升,因此棉價有向下驅動。從國內來看,目前棉花產量增加,消費受東南亞擠占出口份額以及化纖替代的影響而萎縮,紡織廠弱訂單、高庫存問題短期難以解決,未來若紡織廠訂單回暖或棉花被動增庫存轉向主動去庫存,對價格或有階段性提振。

彭博則認為,后市紡織企業的訂單仍然是決定棉花中長期走勢的主要因素。從國際環境來看,歐美經濟在下半年或繼續惡化,棉花消費需求仍會不足,因此棉花整體供大于求格局難改,趨勢性下跌或將繼續。

申萬期貨研究所表示,目前棉花上游軋花廠銷售和還款壓力不斷增加,下游需求持續疲弱。短期來看,鄭棉在連續大跌后存在回歸合理區間的需求,但當前市場情緒尚未穩定,在外圍宏觀環境好轉之前,依舊對棉價走勢持謹慎態度。

標簽: 階段性底部 大宗商品 供大于求

今日熱點

熱點排行

最近更新

所刊載信息部分轉載自互聯網,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郵箱:5855973@qq.com

聯系我們| 中國品牌網 | 滬ICP備2022005074號-18 營業執照  Copyright © 2018@.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