頻道 > 生活 >   >  正文

造謠明星去世?既浪費了公共資源又毫無道德底線

評論

3月11日,有豆瓣網友發帖稱著名歌手蔡琴去世,引發一波不大不小的輿情。網友的“爆料”只有一句話,但是跟帖中有幾個人表示“聽朋友說了”,甚至還有網友評論稱“官方正在封鎖消息”。

道聽途說、故弄玄虛,這可能是類似謠言的共同特征。在現在的媒體條件下,一個明星去世,根本沒必要“封鎖消息”,也無法封鎖消息。但是謠言愈傳愈烈,媒體紛紛向蔡琴方面進行求證,這樣的謠言無形中浪費了公共資源。

經紀人肯定哭笑不得,表示這是假消息無疑,蔡琴幾天內就會在公開活動中露面。根據公開消息,蔡琴這個月底在澳門還有一場演唱會,現在想必也是在緊張準備之中。

最初發布“爆料”的網友,動機很難揣測。很有可能,他是不經意間看到的一個老帖,幾年前就有人傳蔡琴去世,那次她接受媒體采訪談到前夫楊德昌去世后自己的心路歷程。她曾經被查出胸部有腫塊,這讓她重新審視生命,還寫好了幾份遺囑。

謠言可能就是蔡琴的訪談在傳播過程中形成的,有些人斷章取義,或者別有用心來一個惡作劇,新的謠言就會誕生。遭遇類似謠言的還有劉歡,幾年前,當時才53歲的劉歡和高曉松一起合影,他滿頭白發讓人驚訝。從那時開始,劉歡就不斷處于“病危”、“去世”的謠言之中。李詠去世的時候,又有人在網上說劉歡已經“病危”。盡管蔡琴和劉歡偶爾也出來參加活動,但是卻并不能讓這些謠言消失。

從傳播上看,那些稍微上了年紀,又不經常在社交媒體上發聲的明星,很容易遭遇謠言。有關他們的“消息”比較少,而公眾對他們消息的需求是巨大的,這種不平衡為謠言的形成提供了空間。“上了年紀”的明星,陪伴他們的粉絲也正在老去,有些粉絲也已離世。粉絲對明星生活的想象中,添加一些健康方面的猜測,也是正常的。

但是,也不能否認,有些人編造明星去世的謠言,純粹是為了博眼球的需要。即便在網絡普及之前,比如20年前的北京地鐵上,賣報紙的人也有可能會大喊一聲“劉德華去世了”——你翻遍報紙,都看不到這個信息,而賣報的人早已到了別的車廂。

在移動互聯網時代,編造這種謠言,變得無比方便。編造明星去世的謠言,可能在短時期內提高某個ID的知名度,大多數時候,都不會有法律上的風險。明星們懶得解釋,更不會去追究法律責任,和博取關注的“收益”相比,編造類似謠言面臨的風險不值一提。

對每個互聯網用戶來說,基本的素養可能是必須的:在想第一時間轉發一個人“去世”的新聞時,留心一下是否有真實可靠的消息源。看起來,這像是一個新聞的專業問題,但是既然在人人都可發聲的時代,每個發聲的人,也就不能不留心自己的責任和底線。

標簽: 造謠 蔡琴

今日熱點

熱點排行

最近更新

所刊載信息部分轉載自互聯網,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郵箱:5855973@qq.com

聯系我們| 中國品牌網 | 滬ICP備2022005074號-18 營業執照  Copyright © 2018@.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