至此,從2013年9月就開始申請的江蘇自貿區,經歷了近6年的時間,終于塵埃落定。
南京自貿區范圍全部位于國家級江北新區,主要范圍包括江北核心區中央商務區和研創園,總面積40平方公里,核心目標是建設具有國際影響力的創新發展先導區和產業發展示范區。
回顧江蘇申報自貿區的歷程,過程可謂坎坷。
2013年9月,江蘇提交了第一個自貿區方案,含蘇南5市,被否決。
第二個方案,蘇州無錫方案,被否決。
第三個方案,蘇州南通方案,被否決。
第四個方案,蘇州高新區、昆山、新加坡工業園方案,仍被否決。
第五個方案,蘇州連云港方案,再次被否決。
第六個方案,也就是目前以南京江北新區為中心的方案,最終通過。
早在今年1月,南京市委書記張敬華在南大商學院做了一場《聚力推動新時代民營經濟高質量發展》的演講報告,其間就談到了南京設立自貿區的可能。
今年7月,江北新區進一步表示,將加快形成國家級新區、自貿試驗區“兩區聯動”發展新優勢,努力打造實體經濟發展新高地。江北新區將主動對接融入“一帶一路”建設,長江經濟帶、長三角一體化等國家重大戰略,大力開展自貿區政策創新探索,進一步擴大對外開放合作,積極營造國際化、市場化、法治化的營商環境。有業內專家表示,自貿區的成立,將帶動江北新區發展和對外開放,對于整個長三角一體化發展有著巨大促進作用。
文/王樂凝
標簽: 江蘇自貿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