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 >   >  正文

玩直播、賣文創、當網紅......實體書店的春天來了嗎

評論

書店是一座城市的文化地標,也是具有人文精神的溫暖所在。近日,北京市《關于支持實體書店發展的實施意見》印發,多方位扶持、鼓勵實體書店發展。

玩直播、賣文創、當網紅……記者在調查中發現,以“書”為基礎的跨界融合,已經成為實體書店發展的有效途徑和方向。

點擊進入下一頁

紅橋書店外景。

集直播、圖書、展覽等于一體的書店

今年夏天,“紅橋書店”在北京798藝術區開業了。與以往讀者見到的書店不同,這家書店集直播、圖書、閱讀、展覽等于一體,以“砥礪前行,共享紅色時光”為宗旨,多維度向讀者傳播紅色文化。

書店規模不算太大,工作人員介紹,共打造5處文化場景,形成5種經營特色,分別是“紅色直播間”“紅色圖書區”“紅色閱讀區”“北京風情藝術區”“互動專區”。

有趣的是,在“北京風情藝術區”,還將不定期呈現《北京老字號》《北京胡同》等系列文化展覽。據媒體報道,這家書店由北京精典博維文化傳媒有限公司、紅旗出版社聯合打造,致力于建設北京市首家民營紅色文化綜合體。

利好政策對實體書店發展起到重要作用。精典博維文化傳媒有限公司董事長陳黎明透露:“計劃中,我們將在地安門附近開辦第三家實體書店,希望能創辦出更多的攜帶不同文化基因的實體書店,與讀者一同探索更為深刻、有趣的文化內容。”

點擊進入下一頁

數據顯示,2017年,國內實體書店實現正向增長。開卷供圖

利好政策頻出 實體書店“回暖”明顯

紅橋書店是近年實體書店回暖的一個側影。各種扶持政策出臺,為實體書店發展提供了便利條件。早在2016年6月,中宣部、財政部等11部門聯合發布《關于支持實體書店發展的指導意見》,重點提出5項政策措施鼓勵實體書店改革創新。

有媒體報道,據不完全統計,2017年全國共有約80家書店開業。政策利好及自身經營改革創新,令實體書店經歷寒冬后迎來遍地開花。

開卷發布的《2017年中國圖書零售市場報告》亦顯示,2017年,在全國上下大力發展實體書店促進全民閱讀的氛圍之下,實體書店也走出了負增長態勢,實現了2.33%的同比增長。

“根據我們的調研,自從扶持政策出臺之后,很多書店和閱讀空間有了喘息的機會。最明顯的感受是,實體書店‘倒閉潮’逐漸比較少聽到了。實際走訪時發現,有的書店很明顯地扭虧為盈。”北京市新聞出版廣電局公共服務處處長王亦君說。

創新發展,書店融合跨界怎么玩?

綜合上述大部分扶持政策,“支持創新”是一個關鍵詞。《實施意見》提出,重點鼓勵實體書店跨界融合發展,通過書店+設計、書店+文創等模式,打造“有特色、聚人氣”的特色文化空間。

點擊進入下一頁

資料圖:位于福州鰲峰書城的新華書店,經過重新裝修后煥然一新。店內設有咖啡廳,并提供舒適的桌椅供客人閱讀,令人流連忘返。

上述“融合跨界”,在書業中已有萌芽。很多新開的書店都不再單純賣書,而是同期舉辦講座、文化沙龍,甚至售賣圖書周邊的文創產品,更像一個多業態混合的“文化空間”。

這種經營模式為書店發展提供了不小助力。據媒體報道,目前業內有一個普遍的規律:毛利的三成靠書籍、七成靠文創和餐飲。多種業態混搭,一家店鋪才能活下來、活得好。

賦予讀者更豐富的文化體驗,是書店跨界的目的和方向之一。北京開卷信息技術有限公司董事長蔣晞亮表示,書店還可以結合自身特色,嘗試能否在大型音樂節舉辦的時候舉辦與音樂有關的活動,做能讓讀者參與進來的詩歌朗誦會等,“與讀者產生更緊密的鏈接、互動”。

點擊進入下一頁

資料圖:正陽書局所在的院落,北京“磚讀空間”也在此處,院內還擺放著一些老物件,供讀者參觀。

“書店變‘潮’了,可以理解為文化消費升級。北京新出臺的實體書店扶持政策也鼓勵書店融合發展。”王亦君認為,可以預見,書店還有很多創意能實現。

優質圖書仍然是核心

當然,書店要轉變經營模式和發展思路,并不能過度偏離“書”這個核心。在很多業內人士看來,書店不能變成一個單純賣百貨或者文創產品的地方,書是立店根本,不能變成文化空間的“裝飾品”。

此前,新華文軒出版傳媒股份有限公司零售連鎖事業部副總經理楊柳青表示,對現在復合型經營的書店來說,圖書確實可能不是主要利潤來源,但它仍然是核心,是吸引顧客消費的流量入口,未來書店的發展也不會改變這個情況,“這是我們區別于其他行業的特點”。

點擊進入下一頁

資料圖:北京某頗具特色的書店內,讀者正在選書。

一位業內人士則對記者表示,互聯網時代,實體書店經營可能面臨多種壓力,轉型是必然的,但不能一味跟風求奇,優質圖書始終是書店立足的根本。

“為什么人們會覺得書店有文化氛圍?書是一個很大的原因。在琢磨跨界融合的同時,還是要從從圖書質量入手,要從讀者視角出發,看他們喜歡什么樣的書,這是關鍵。”上述業內人士總結說。

標簽: 書店

今日熱點

熱點排行

最近更新

所刊載信息部分轉載自互聯網,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郵箱:5855973@qq.com

聯系我們| 中國品牌網 | 滬ICP備2022005074號-18 營業執照  Copyright © 2018@.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