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 >   >  正文

溫暖舒適的清明節,古人怎么度過佳節?

評論

在中國四大傳統節日春節、清明節、端午節、中秋節中,清明節在仲春與暮春之交,天氣既不寒冷也不炎熱,恰好適合外出游山玩水,是人們親大自然、踏青游玩、享受春天樂趣的歡樂節日。在溫暖舒適的清明節,古人到底會做哪些事情,他們究竟怎么度過佳節?

◎在清明節懷舊

清明是感傷的時節,難免令人情緒起伏。過清明節的時候,唐朝詩人杜甫觸景傷情,寫出《清明二首》佳作,回憶飄泊的凄苦,其中第二首尤佳:“此身飄泊苦西東,右臂偏枯半耳聾。寂寂系舟雙下淚,悠悠伏枕左書空。十年蹴鞠將雛遠,萬里秋千俗同。旅雁上云歸紫塞,家人鉆火用青楓。秦城樓閣花里,漢主山河錦繡中。春去春來洞庭闊,白蘋愁殺白頭翁。”

◎沉思

清明是感懷人生、激濁揚清的節日??粗L中搖動的樹木、荒野寂寥的墳墓,宋朝詩人黃庭堅想到死亡,從死亡想到生命,最后想到人生的意義,無論民百姓,還是達官貴人,結局完全相同,都要變成泥土。在律詩《清明》中,黃庭堅浮想聯翩地寫道:“佳節清明桃李笑,野田荒冢只生愁。雷驚天地龍蛇蟄,雨足郊原草木柔。人乞祭余驕妾婦,士甘焚死不公侯。賢愚千載知誰是,滿眼蓬蒿共一丘。”

◎看書

過清明的時候,宋朝詩人王禹俏沒有鮮花可以欣賞,沒有好酒可以痛飲,寂寞清苦的生活讓他覺得,自己就像荒山野廟中的和尚。王禹俏喜歡看書,過清明時很早就起來坐在窗子前,用昨天從鄰居家討來新燃的火種點燃油燈,津津有味地看書。在絕句《清明》里,王禹俏開門見山地說:“無花無酒過清明,興味蕭然似野僧。昨日鄰家乞新火,曉窗分與讀書燈。”

◎禁火

清明是禁止燒火,享受冷食的節日。春秋時期名臣介子推在烈火中去世,晉文公將他去世那天設為寒食節,從早到晚禁止燒火,只能吃頭天準備好的食物。在《寒食》中,唐朝詩人盧象寫道:“子推言避世,山火遂焚身。四海同寒食,千秋為一人。深冤何用道,峻跡古無鄰。魂魄山河氣,風雷御宇神。光榆柳滅,怨曲龍蛇新??蓢@文公霸,生負此臣。”

◎游春

清明節是結伴出游、野外尋春、踏青的時節。在《清江引·清明日出游》里,明朝詞人王磐看著窗外的春色感慨萬端:“問西樓禁何處好?綠野晴天道。馬穿楊柳嘶,人倚秋千笑,探鶯花總教春醉倒。”在《采桑子·清明上巳西湖好》里,宋代詩人歐陽修描繪出生動壯美的游春圖:“清明上巳西湖好,滿目繁華。爭道誰家。綠柳朱輪走鈿車。游人日暮相將去,醒醉喧嘩。路轉堤斜。直到城頭總是花。”

在《郊行即事》中,宋朝詩人程顥寫出在春意盎然里盡情游玩的情景:“芳草綠野恣行事,春入遙山碧四周;興逐亂紅穿柳巷,固因流水坐苔磯;莫辭盞酒十分勸,只恐風花一片紅;況是清明好天氣,不妨游衍莫忘歸。”在《蘇堤清明即事》中,宋朝詩人吳惟信把清明節的西湖描繪得如同人間天堂,美不勝收:“梨花風起正清明,游子尋春半出城。日暮笙歌收拾去,萬株楊柳屬流鶯。”

◎斗草

宋朝的青少年,比較喜歡斗草活動。在《破陣子·春景》里,北宋文學家晏殊描繪了少女在清明節有趣的生活場景:“燕子來時新社,梨花落后清明。池上碧苔三四點,葉底黃鸝一兩聲。日長飛絮輕。巧笑東鄰女伴,采桑徑里逢迎。疑怪昨宵春夢好,元是今朝斗草贏。笑從雙臉生。”

◎掃墓

清明是重要的祭祀節日,是祭祖和掃墓的日子。在《寒食上?!防?,宋朝詩人楊萬里在掃墓路上看到眼前的景物說:“逕直夫何細!橋??擅夥?遠山楓外淡,破屋麥邊孤。宿草春風又,新阡去歲無。梨花自寒食,進節只愁余。”在《寒食野望吟》中,唐朝詩人白居易非常形象、細致描繪了清明節掃墓祭祀,緬懷先人,追悼亡靈的情景:“烏啼鵲躁昏喬木,清明寒食誰家哭?風吹曠野紙錢飛,古墓累累春草綠;棠梨花映白楊樹,盡是生死離別處;冥冥重泉哭不聞,蕭蕭暮雨人歸去。”楊興文

標簽: 清明節 度過佳節

今日熱點

熱點排行

最近更新

所刊載信息部分轉載自互聯網,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郵箱:5855973@qq.com

聯系我們| 中國品牌網 | 滬ICP備2022005074號-18 營業執照  Copyright © 2018@.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