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媒體記者郭愛兵 通訊員馮柳
開欄語
何為好老師?好老師要有理想信念、有道德情操、有扎實學識、有仁愛之心;好老師是教育改革的奮進者、教育扶貧的先行者、學生成長的引導者……好老師的注釋里有對教育真諦的求索、有對“三尺講臺”的堅守、有對莘莘學子的潤澤。好老師,飽含“衣帶漸寬終不悔”的教育信念和“化作春泥更護花”的教育情懷,有靜待花開的堅持和對教育事業永不停歇的力量與智慧。
(相關資料圖)
“好老師就在我們身邊”。近日,湖北省教育廳在全省教育系統啟動“荊楚好老師群星計劃”。為營造“學習荊楚好老師”熱烈氛圍,形成“爭做荊楚好老師”良好態勢,激發產生好老師不斷涌現的群星效應,即日起,本報聯合市教育局,開設“尋訪鄂州好老師”欄目,陸續刊登來自鄂州教育系統那些有情懷的故事。
“老師,為什么你家在美麗遙遠的大理,你卻在梁子湖當老師?”從教15年以來,不止一位學生這樣問過鄒學芹。
“因為,我把根深深扎在了這里。”
1、千里圓夢,資教梁子
鄒學芹從小有個教師夢,特別是在中南民族大學上學期間,聽學長、學姐們說起支教的感人故事,更催發了她的夢想。為響應湖北省農村教師資助行動計劃,2008年8月8日,鄒學芹只身背著行囊,幾經輾轉,來到梁子湖區太和鎮蓮花學校。
她永遠忘不了學校最初印象:破舊的校門,操場上荒草齊腰,簡陋的教學樓和宿舍……但她暗下決心:既來之,則安之。無論多苦多難,都要堅持!
對她來說,生活的艱苦可以克服,教學才是對意志最大的考驗。
初到蓮花學校,她擔任八年級兩個班的英語教學任務。農村學生英語底子薄,部分學生連字母都認不全,更不知道音標是什么,這讓她陷入了極大困境。她鼓勵自己,“要對孩子們有耐心,要給他們時間”。她仔細分析琢磨,不斷調整教學方法,每天早早來到教室,帶領學生晨讀,教他們用音標拼讀。課后,對學習較吃力的學生進行單獨輔導,幫助他們一點點進步。那個學期,她成了全校最忙最累的老師。
為了讓孩子們愛上英語,愛上學習,她想盡辦法,把大部分精力投入工作中。每晚熟悉課程,備課,鉆研教學教法到深夜。課堂上,她通過自制或自購教具,創設活動營造濃厚的學習氛圍,通過鼓勵和表揚培養學生的自信心,讓學生感受到學習的樂趣。
課后,她變成“大姐姐”,跟學生聊天,給他們講外面的世界。因為她的課堂輕松活潑,學生們都很喜歡,親切地稱她為“芹姐”。“喜歡上芹姐的課”“芹姐很溫柔”……在這樣的氛圍中,學生的英語成績快速提高,中考中,她所帶班級打破多項校級乃至鎮區級紀錄,孩子們用優異成績給了她最好的回報。
2、愛在梁子,無悔付出
2011年,資教服務期滿的她本可以重新選擇更好的出路,但因為熱愛,她毫不猶豫選擇繼續留校任教。她長年擔任九年級英語老師,教學任務重、壓力大,可她從未退縮,從未落下一節課。
除了教學任務,她先后擔任少先隊輔導員、團支部書記、教務主任、辦公室主任、黨支部副書記等職務,憑著不怕苦、敢擔當的個性,她把每項工作都開展得有聲有色。
蓮花學校位置偏遠,很多學生是留守兒童、困難及特殊家庭的孩子,不少學生在校住讀。對于這些孩子,她總是格外關注。了解到部分學生家庭困難,她回到母校中南民族大學募捐,給學生們買學習用品,給他們做飯吃……
在學生心中,鄒學芹不僅是老師,更是親人和朋友。一個冬夜,凌晨3點多,她寢室的門被兩位慌亂的女生敲開了,原來是有學生病了。她立刻將學生送到太和鎮衛生院,并通知家長趕往醫院。學生被診斷為尿道結石,她立馬交押金、簽字、陪護輸液。當學生的媽媽和外婆趕到時,天剛亮,孩子的癥狀緩解了,她將醫囑轉達給家長后,又匆忙趕回學校上早自習。
在鄒學芹眼中,每個學生都是一朵花,只是有些早開,有些遲開而已,只要給他們時間和鼓勵。當孩子們取得進步時,她會用自己獨特的方式,變著花樣給予獎勵。比如,給他們買課外書、文具、零食,給他們發獎學金,免除某次或幾次作業,請他們吃飯等。
“有的學生畢業后還會發信息說,想吃我炒的粉了,想吃我做的菜了……被學生惦記也是一種幸福。”她臉上寫滿了自豪。
3、溫暖前行,收獲幸福
因為不愿耽誤學生的學習,她預產期當天還在教室上課,孩子剛滿月就回到講臺。為了全心教學,她“狠心”將4個月大的孩子送到奶奶家,孩子7個月大時又送到云南外婆家。
“想孩子時,就翻看她的照片或打個電話,但忙起來就沒時間想了。”有次打電話回去,孩子突然問:“媽媽,雙雙的爸爸媽媽又帶她出去玩了。你和爸爸什么時候回來帶我去玩呀?”她鼻子一酸,心里滿是愧疚。
每當說到父母,她就眼泛淚花,“我的父母特別‘懂事’,知道我路遠事多,為了不讓我擔心,很多事情都不告訴我。”到梁子湖工作以后,她很少回家。她最愧疚的是,母親發生意外時沒能在身邊照料,母親離世也未能見上一面。去年,父親身體不適,3次住院,因為疫情和工作原因,她都未能回去照看。家人的體諒和包容讓她更堅定了好好工作的決心:如果工作和家庭只能選擇一個,我顧不了家庭那就好好工作!
15年過去了,她苦過、累過、委屈過,但愛生如親的初衷未改。她的堅持贏得了學生的愛,使她在遙遠的第二故鄉收獲了無盡的快樂與幸福。
她忘不了,一個無意的玩笑竟變成現實的那種感動。剛到學校不久的一次課間,她跟學生開了個玩笑:“老師剛來這里,不熟悉路況,誰能給我畫一張從太和鎮到學校的地圖?”第二天批改作業時,一張標注詳細的手繪地圖出現在一位同學的本子里,捧著這張手繪地圖,她感動不已。
她難忘自己結婚時,有位學生給她送了一張親手制作的賀卡,賀卡上寫著:老師,您結婚了,我沒錢買禮物,只做了張賀卡給您當作結婚禮物。祝您新婚快樂!一張簡單而又特別的賀卡,充滿了學生對老師的愛與祝福……
最值得驕傲的是,每到畢業季,就會有學生給她寫留言簿,或記錄他們相處的點滴,或感謝她的愛與幫助;每到節日,就會有學生給她發信息,送祝福……在她心里,這就是老師最大的財富。
“好不容易考上大學,走出農村,最后又回到農村,好多人都說我傻,我覺得不盡然。我的一點付出卻能得到十分回報,還有什么比這更值得!”
編輯:王韻
標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