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大早從莫斯科趕往伏爾加格勒,只為趕上當晚鳴哨的英格蘭隊對陣突尼斯隊的比賽。
不同于莫斯科承辦世界杯賽事的兩座場館——盧日尼基體育館與斯巴達克體育館周邊方便的地鐵公交換乘環,作為世界杯4場小組賽的承辦地,伏爾加格勒競技場建在著名的馬馬耶夫崗旁。周邊實行交通管制,當地并無地鐵,即便乘坐公共交通車輛到了指定公交站點后也需再靠步行才能到達場館。
或許因為前來觀賽的球迷不是很多,伏爾加格勒競技場周邊的世界杯氛圍并不像莫斯科那么濃烈。隨著觀賽人流進入賽場,相關的安檢也更為嚴格。總之,伏爾加格勒承辦世界杯小組賽給人帶來的感覺,與莫斯科的辦賽氣質并不相同。
畢竟,這是當地首次承辦世界杯這種級別的大賽,緊張有余、輕松不足實屬正常。但這種辦賽的緊張感傳導給前來觀賽的球迷之后,場館的氛圍、賽事的氣質、人們對城市的感受也會隨之發生微妙的改變。
本屆世界杯64場比賽在俄羅斯11個城市的12座場館進行,不同城市、不同場館帶給球迷不同的觀賽體驗,這種多樣性自然成就了一屆豐富多彩的世界杯。不過,在各城市因地制宜、各展所長運營賽事的基礎上,如何為球迷觀賽帶來更便捷的服務,如何最大程度地營造世界杯的濃厚氛圍,如何讓來自八方的球迷盡享世界杯的樂趣,也是擺在東道主面前的一道考題。(記者 張曉東)
《 人民日報 》( 2018年06月20日 13 版)
標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