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28日,資本邦了解到,佳合科技(872392.NQ)北交所IPO申請獲受理。
公司招股書顯示,佳合科技的主營業務為紙質包裝與展示產品的研發、設計、生產和銷售,公司的主要產品包括彩印類產品、水印類產品及紙板三大類。
財務數據顯示,2019年至2021年,佳合科技分別實現營業收入3.04億元、3.83億元、3.9億元;實現歸屬于母公司所有者的凈利潤3014.68萬元、4165.77萬元、3543.49萬元。
公司本次擬公開發行不低于1,457萬股且不超過1,630萬股(未考慮超額配售選擇權的情況下),不超過1,874.5萬股(全額行使本次股票發行的超額配售選擇權的情況下),本次公開發行股票的募集資金扣除發行費用后,擬投資于廣德佳聯包裝科技有限公司紙制品膠印、柔印項目和補充流動資金。募集資金投入額合計1.5億元。
根據《北京證券交易所股票上市規則(試行)》第2.1.3條,發行人選擇第一套標準,即“(一)預計市值不低于2億元,最近兩年凈利潤均不低于1500萬元且加權平均凈資產收益率平均不低于8%,或者最近一年凈利潤不低于2500萬元且加權平均凈資產收益率不低于8%”。
根據發行人股票交易情況及同行業可比公司估值情況,發行人預計市值不低于人民幣2億元;2020年、2021年公司扣除非經常性損益前后歸屬于母公司所有者的凈利潤孰低分別為4,050.55萬元、3,543.49萬元,加權平均凈資產收益率(扣除非經常性損益前后歸屬于母公司股東的凈利潤孰低計算)分別為30.87%和21.72%,符合《北京證券交易所股票上市規則(試行)》第2.1.3條第(一)項的要求。
針對本次北交所IPO,佳合科技坦言存在下列風險:
(一)市場風險
1、宏觀經濟波動風險
公司所處行業與宏觀經濟發展周期有著一定的相關性,受國家宏觀經濟環境和總體發展速度等因素的影響。國家宏觀經濟調控政策調整帶來的宏觀經濟周期波動可能影響公司的業務開展,對公司的主營業務造成一定的影響。
2、市場競爭加劇導致業績下滑風險
我國包裝行業分散,市場集中度較低,競爭激烈,總體呈現出研發能力不強、規模經濟不足、轉型速度緩慢等特點。
同時,瓦楞包裝產品單價較低,對運輸成本敏感性較強,存在銷售半徑。公司目前生產基地在昆山和常熟,主要客戶在華東地區,客戶覆蓋范圍相對較小,公司面臨市場區域內原有競爭對手及新進入者的競爭,使得公司未來可能面臨經營業績下滑的風險。
(二)經營風險
1、原材料價格波動風險
公司的主要原材料的采購價格與原紙市場存在強相關性:從2019年開始,原紙的價格有所下滑,2020年度整體波動較大,具體呈現為其上半年下降態勢明顯,下半年開始逐步攀升,整體來看全年平均價格較2019年調整不明顯。2021年,全球原材料市場價格普遍上漲,原紙的價格相比2020年有較大的漲幅。
未來如果原紙市場價格持續大幅波動,一方面對公司成本管理能力提出了較高要求,另一方面,若公司產品銷售價格與原材料價格變動幅度、變動方向不能同步,在其他因素不變的情況下,將導致公司毛利率發生變動,影響公司經營業績的穩定性。
2、公司快速成長導致的管理風險
報告期內發行人快速發展,公司營業收入逐年增長。目前,公司已在昆山、常熟擁有2家已投產的綜合包裝工廠。隨著公司業務的拓展和規模的擴張,尤其是本次募集資金投資項目實施后,公司將面臨著管理模式、人才儲備、市場開拓以及跨區域經營引起的企業文化融合等方面的挑戰。
如果公司管理水平、人才儲備不能適應公司規模迅速擴張的需要,組織模式和管理制度未能隨著公司規模的擴大而及時調整和完善,將可能削弱公司的市場競爭力。
3、新冠肺炎疫情風險
公司的各項生產經營已經恢復,目前公司的生產經營能夠滿足訂單交付計劃要求,公司日常訂單或重大合同的履行不存在嚴重障礙,但國際疫情形勢依然嚴峻,國內面臨疫情反復及輸入風險,如國內疫情再次爆發或者全球的疫情短期內無法得到有效控制,則可能導致的開工延期、交通受限等情形,會對公司的生產和銷售帶來不利影響,進而影響公司的盈利能力。
(三)財務風險
1、毛利率下滑風險
報告期內,公司毛利率分別為24.76%、21.72%及18.12%,呈下降趨勢。隨著未來行業競爭加劇、技術變革加快,客戶要求提升等,如公司不能適應市場變化,無法采取有效手段降低產品成本或提高產品附加值,則將面臨產品毛利率下滑的風險。
2、應收賬款較大風險
2019年度、2020年度及2021年度公司應收賬款余額分別為9,020.82萬元、13,211.26萬元及12,065.06萬元,占營業收入的比例分別為29.67%、34.46%及30.93%。隨著公司業務快速增長,應收賬款規模相應擴大,雖然公司應收賬款回款率較高,但如果部分應收賬款不能按約定期限及時回款,將對公司資金周轉和生產經營產生不利影響。
3、稅收優惠風險
昆山佳合目前為高新技術企業,于2020年12月通過復審,享受15%的企業所得稅率。根據有關規定,高新技術企業滿3年后需重新認定,如果昆山佳合未來不能通過高新技術企業的重新認定,將不再享受相關稅收優惠,將按25%的稅率繳納企業所得稅。
(四)法律風險和公司治理風險
1、部分員工未繳納社會保險、住房公積金的風險
報告期內,公司按照國家勞動和社會保障法律、法規及所在地相關政策的規定,為員工辦理了社保和住房公積金。因自愿放棄或試用期尚未辦理繳納手續等原因,公司存在部分員工未繳納社保和住房公積金的情況。公司雖未因社保及住房公積金欠繳問題受到相關主管部門的行政處罰,但仍存在未來補繳社保及住房公積金或被主管機關追責的風險。
2、實際控制人不當控制的風險
截至本招股說明書簽署日,董洪江、陳玉傳、張毅、段曉勇四人合計直接持有公司股份為38,666,000股,占發行人總股本的88.48%;董洪江擔任執行事務合伙人的宏佳共創持有公司股份為2,800,000股,占發行人總股本的6.41%;陳玉傳擔任執行事務合伙人的佳運源持有公司股份為2,100,000股,占發行人總股本的4.81%。上述四人已簽署一致行動協議,合計控制公司99.69%的股份表決權。
如果公司實際控制人通過行使表決權等方式,對公司經營及財務決策、重大人事任免和利潤分配等方面進行不當控制,則公司正常運營可能產生風險。王燕鴿
標簽: 佳合科技 佳合科技北交所IPO 佳合科技北交所上市 佳合科技風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