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山網-新疆日報記者 石鑫 通訊員 王前喜
“創新是引領發展的第一動力,更是推動能源轉型的重要突破口。今年,我們啟動了碳精準計量和碳捕捉兩個科技創新課題,探索傳統火電向清潔高效低碳火電轉型,為實現‘雙碳’目標貢獻一己之力。”3月25日,中電投新疆能源化工集團五彩灣發電有限責任公司黨委書記、董事長田永強說。
中電投新疆能源化工集團五彩灣發電有限責任公司黨委書記、董事長田永強在工作中。趙培培攝
(資料圖)
今年36歲的田永強2022年來到五彩灣發電公司任職,但他與新疆準東經濟技術開發區的緣分始于2020年,那時他全程參與了五彩灣發電公司設備的安裝、調試和運行。
五彩灣發電公司兩臺66萬千瓦火電機組是疆電外送標志性工程昌吉—古泉±1100千伏特高壓直流輸電工程配套電源項目之一,連續3年發電利用小時數在同區域排名第一。
“這得益于智慧電廠建設。”田永強說,目前智慧電廠項目中的智慧安全、智慧運行、智慧檢修、智慧管理、移動應用以及三維數字化6大應用模塊都已經投入運行,管理人員在全國任何一個地方都可以登錄手機軟件實時訪問、觀察數據情況,遠程指導工作。
中電投新疆能源化工集團五彩灣發電有限責任公司黨委書記、董事長田永強在工作中。趙培培攝
值得一提的是,五彩灣發電公司結合三維應用開發了爐膛換熱面結焦預警子系統,根據受熱面煙氣側和蒸汽側換熱系數變化來還原爐內各換熱面結焦狀況,使得受熱面結焦情況數字化、可視化。“在此基礎上,我們利用人工智能技術學習燃燒控制經驗,在保證鍋爐不結焦惡化的前提下,將準東煤燃燒比例由80%提高至100%,實現了降本增效。”田永強說。
全燒準東煤目標的實現,不但每年可為該公司節省燃料成本8000萬元,還實現了結焦區域的精準模擬和預警,提高了機組運行安全性、經濟性。公司1號2號機組工程獲得2022年度中國電力優質工程獎。
在田永強看來,準東是資源富集地,也是高精尖人才聚集地。通過吉泉直流工程,準東豐富的煤炭資源實現了時空互補、多能互換。這種情形下,電力企業需要更多理解能源電力綠色低碳發展的重要性,積極發揮科技創新引領能源發展第一動力作用,為推動能源技術革命,構建清潔低碳、安全高效的能源體系提供堅強保障。
“火力發電企業屬于一個耗煤相對較大的企業,雖然排放相對清潔,但是畢竟要直接面對煤炭消耗。煤炭產生多少二氧化碳,目前我們采用的是估算法,想通過科學有效的計量方法測出火電廠一年到底能排多少二氧化碳,為下一步碳交易包括降低碳排放強度提供支持,使傳統煤電企業轉向綠色發展。”田永強解釋啟動碳精準計量課題的原因。
“作為準東開發區里的年輕人,理應在實現‘雙碳’目標、推動能源革命上走在排頭、作出示范。” 田永強說。
標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