獨家 >   >  正文

觀眾反響是檢驗作品的金標準——歌舞劇《瑪納斯》演出現場掌聲雷動|世界看熱訊

評論

天山網-新疆日報記者 銀璐   “九天的雄鷹啊,在宇宙間展翅翱翔,大地的神鹿啊,在草原上奮蹄飛揚……新生的呼喚,直沖云霄……”4月7日晚,新疆人民劇場的舞臺上,帕米爾高原的萬重冰峰靜靜矗立,英雄瑪納斯在眾人的期待中誕生,也讓期待歌舞劇《瑪納斯》已久的觀眾送出如潮掌聲。

《瑪納斯》演出中瑪納斯遠行 天山網-新疆日報記者 銀璐攝

由克孜勒蘇柯爾克孜自治州歌舞團創排的這部歌舞劇,充分發掘了新疆的非物質文化遺產資源優勢,完成了民族史詩、聯合國教科文組織人類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作《瑪納斯》與民族民間舞的積極融合。


(資料圖片)

出生、結盟、婚禮、遠行、回歸……瑪納斯一生中風云變幻、驚心動魄的歷程都融于這個故事中。在光影打造的時光中,瑪納斯從母親懷抱中稚嫩的嬰兒,變成聰明勇敢的小男子漢,變成馳騁山林草原的俊朗青年,變成接過守土重任的首領,變成帶領將士遠行的先鋒,內心日漸深重的家國情懷成就了他的沉穩、智慧、勇猛。

《瑪納斯》演出現場 天山網-新疆日報記者 銀璐攝

“一部歌舞劇加深了我對《瑪納斯》的認知,從遙遠變得親近,從陌生變得熟悉,從高深變得通俗。”觀眾李臻在觀看中被一種強大的精神力量感動,自強不息、團結一心、不畏艱險,這些中華民族的思想觀念、人文精神,從古至今都是激勵中國人民前進的力量。

高原山色隨四季流轉,草原湖畔有氈房牛羊,景美人更美,一段精彩的雙人舞,展現著血氣方剛的瑪納斯與美麗的卡尼凱心心相印,他們在天鵝游弋的勝景里立下山盟海誓。

“雙人舞在我們之前的編舞中很少出現,所以成了這次創排中挑戰的難點,它需要演員間非常默契的協作配合,有肢體互動,有情感交流,有力量支撐。”成年瑪納斯的扮演者巴合提白克·艾克拜今年25歲,這是他第一次出演舞劇,做男主角的多重考驗,讓他迅速成長起來。

《瑪納斯》演出中瑪納斯與卡凱妮雙人舞表演 天山網-新疆日報記者 銀璐攝

彈起動聽的庫姆孜,唱著嘹亮的歌,和美的家園里人們穿著豐繁靚麗的服飾,為一場接任儀式、一場盛大婚禮、一場動情的回歸,而歡欣雀躍。

90分鐘的劇目,110名演員出演。因為群舞及大場景較多,每位演員平均要承擔約7個舞段的表演、要換5套服裝,于是搶妝極大考驗著演員在演出中的操作速度和應變能力。

“舞劇的節奏非常緊,上下場都靠跑,演員互相協助是最快的辦法,我幫你換衣服,你幫她上頭飾,她幫我補妝。”卡尼凱的扮演者圖爾蓀阿依·薩拉馬提同時也是舞蹈編導,創演《瑪納斯》讓創演團隊伙伴們的業務素養和執行能力都得到極大提升。

“驚艷。每一年看我們新疆藝術院團創演的舞臺作品,都能發現一些積極的變化,在舞美設計上越加用心,越加時尚;在歌舞表演上,實現了唱與跳的交匯融合,把故事講得更生動鮮活。”觀眾安薩爾·熱合曼說,這部劇更新了他對地州院團創演能力的認識。

《瑪納斯》演出中的庫姆孜彈唱表演 天山網-新疆日報記者 銀璐攝

就在半個多月前,歌舞劇《瑪納斯》在北京參加全國民族地區藝術院團晉京展演,在中央民族歌舞團、民族文化宮大劇院演出4場,受到了業內專家和現場觀眾的好評,這讓整個創演團隊都大為振奮。

觀眾們認為這部來自新疆的舞臺劇是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的生動實踐。它滿載著中華民族的精神能量,具有極高的文化內涵和藝術價值,向世界展示出了中國歌舞藝術在當代的氣質與實力。

“觀眾反響就是檢驗我們作品的金標準,這次藝術節上佳作云集,《瑪納斯》能夠受到這么多關注,證明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對大眾有極深的影響力。”克州歌舞團團長布外加爾·胡克西說,未來如何讓《瑪納斯》持續實現創造性轉化和創新性發展,是他們要深度思考和實踐的課題。

標簽:

今日熱點

熱點排行

最近更新

所刊載信息部分轉載自互聯網,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郵箱:5855973@qq.com

聯系我們| 中國品牌網 | 滬ICP備2022005074號-18 營業執照  Copyright © 2018@.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