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注 >   >  正文

源來友你|找共性問題 列行動清單 清源聯盟黨支部“問診”群眾急難愁盼

評論

全力構建“一社區一品牌,一組團多特色”黨建格局,今年,清源街道創新開展“黨建引領 組團提升 友鄰共建”工作,按社區類型組團建立6支“黨建聯盟”,工委領導任聯盟書記,帶領各社區梳理“共性問題”,制定全年“行動清單”,并聯合包社區干部組團破題,實現基層治理能力升級提檔。

連日來,4個聯盟黨支部分批開展第一次聯盟會議,各社區書記、包社區干部、人大代表、居民代表、物業工作人員等近百位“友鄰”,分“團”走進座談會現場,梳理問題、表達訴求、亮曬經驗、共享資源,推動各社區實現“資源聯結共享、陣地聯合共建、活動聯袂開展、工作聯系交流、難題聯手破解”。


(資料圖)

創新典范型組團

現場解題 大樹“剪頭”難事變易

“出租人口占比大,安全問題難管控”,“小區樹木擋窗,影響采光”,“小區私家車增多,車位跟不上”……在“創新典范型組團”第一次聯盟會議中,街道工委副書記、聯盟書記羅書豐,辦事處副主任、聯盟書記王川介紹工作背景,引導各包社區干部、社區書記、人大代表及居民代表依次發言擺問題、提需求。

針對共性問題,各社區“頭腦風暴”找策略、聊想法。有的社區提出要強化和物業聯動,做好租戶信息的動態跟蹤;有的社區提出要發揮好樓門長作用,強化堆物堆料的自查與督查;有的社區提出租戶流動性大,要強化房東、中介的主體責任,做好安全管理……

集智共謀,聯盟會上,大家互相支招、橫向交流,推動問題快速解決。對于松樹擋光修剪等難題,督導組還現場聯動相關部門,給出行動指導,實現了難題在會上解決。

綜合治理型組團

問題導向 列好全年任務清單

“老舊小區改造怎么引領各方履職,確保成效”“社區自有組織不活躍,骨干從哪來”……在“綜合治理型組團”第一次聯盟會上,街道紀工委書記、聯盟書記隗合營組織各聯盟社區、包社區干部依次發言說問題、講想法,找出“共性問題”,研討“解題思路”,定好行動方向,并明確各自責任、任務。

“歷史遺留問題,導致西區居民歸屬感不強”“社區空間有限,居民活動場地不足”,此外,興華園、棗園東里社區還就急需解決的“個性問題”進行探討,列入全年任務清單。

“共性問題集中各方智慧解決、個性問題集中聯盟社區資源解決”,會后,聯盟成員聚焦后續工作開展方向達成“共識”。

街區共融型組團

品質提升型組團

最新發現 文明是友鄰共性需求

在康順園社區新時代文明實踐站,“街區共融型組團”第一次聯盟會議也拉開序幕。街道辦事處副主任、聯盟書記王喆組織成員就前期走訪發現的共性問題——“堆物堆料反復”“小微綠地養護難”等議題進行探討。

“聯動廢品回收站定期進社區,從源頭改善因攢廢品造成的堆物問題”“要建立巡查機制,動員友鄰參與,確保清后保成效”……會上,各社區書記、包社區干部、志愿者代表、在職黨員集思廣益,發表看法。

“路面出現塌陷,給居民出行帶來不便”“屋頂頻繁漏水,反復修補不治根”,在“品質提升型組團”第一次聯盟會議上,辦事處副主任、聯盟書記徐剛聚焦各社區提出的基礎設施提升問題,給出政策解答,并協調資源、安排任務、確定日期,推動問題解決。

樓道堆物堆料影響居住舒適度、期待停車更有序、期待鄰里更文明、期待樓門更整潔,在找“真問題”中,居民群眾對文明的需求逐漸增強,也為品質提升型社區聯盟的后續工作點明了方向。

接下來,街道將持續以“全域推進、全面提升”為目標引領,以“組團共建”為工作抓手,撬動多元主體參與共治、推動資源服務下沉社區、探索一社一品“開花結果”,切實解決社區共性問題,辦好居民急難愁盼。

來源|黨群工作辦公室 制作|清源街道融媒體中心 審核 | 市民活動中心 簽發| 王喆

本期互動

#歡迎轉發#

歡迎留言分享

往期精彩

標簽:

今日熱點

熱點排行

最近更新

所刊載信息部分轉載自互聯網,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郵箱:5855973@qq.com

聯系我們| 中國品牌網 | 滬ICP備2022005074號-18 營業執照  Copyright © 2018@.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