獨家 >   >  正文

一技賽萬金 | 蒙眼拆裝發動機、氣球上切豆腐……快來圍觀他們的“拿手絕活”

評論

用叉車開打火機

蒙眼拆裝發動機

氣球上切豆腐


(資料圖片)

挖掘機開酒瓶

不要眨眼

這些絕活你可能從未見過

可掌握這些超高技能的人就在我們身邊

他們是來自新疆各個地方的技術能手

用技術 用汗水 用匠心 在職業技能的廣闊天地中闖出一番事業

“焊花”里綻放青春 這位“00后”青年不簡單

4月12日,烏蘇市第二屆職業技能大賽開賽,在焊接賽中,沙木哈兒·熱哈提憑借突出的焊接水平榮獲一等獎。

今年18歲的他雖然每天與焊接的熏烤、灼熱的火花、彌漫的粉塵、嗆人的氣味打交道,但在他看來,最能代表他青春的形象就是手握焊槍的姿勢,而最注重“儀式感”的他,也將每一次焊接過程中“烙印”在衣服上的油污和破洞當作成長征程中的嘉獎。

國際比賽奪金獎 這位聽力殘疾人很勵志

法國當地時間3月25日,第十屆國際殘疾人職業技能競賽在法國梅斯閉幕。新疆維吾爾自治區伊犁哈薩克自治州察布查爾錫伯自治縣聽力殘疾人布云秀獲得刺繡類金獎。

國際殘疾人職業技能競賽是全球水平最高、規模最大的殘疾人職業技能比賽之一。

布云秀上臺領獎。中國殘疾人聯合會供圖

自治區殘疾人勞動就業服務中心主任蔡紅雁介紹,布云秀憑借精湛的刺繡技藝,在該項目中位列第一。這一項目共有來自10個國家的11名選手參加,她是我國西部12個省區市中唯一一位入選中國代表隊的選手,體現出新疆多年來職業技能培訓和就業創業基地建設取得的新成果。

布云秀高中畢業后,開始鉆研和學習刺繡技藝。憑借堅韌不拔的精神和努力,多次在自治區和全國殘疾人職業技能競賽中獲獎。2018年她被評為新疆工藝美術大師,2020年被評為伊犁州州級非遺錫伯刺繡代表性傳承人。

一把銼刀扭轉“乾坤” 這位技能大師愛鉆研

僅用一把銼刀,他便能銼打出間隙小于0.01毫米相當于1/10根頭發絲直徑的工件。為練成這個絕活,他用了整整27年。他叫阿布都賽米,今年47歲,是國家級技能大師工作室——阿布都賽米鉗工技能大師工作室負責人。

阿布都賽米檢修設備。胡坤坤 攝

1996年,從烏魯木齊機電學院車工專業畢業后,阿布都賽米進入新疆中泰化學阜康能源有限公司,對制作零件頗有興趣的他,在維修車間當起了鉗工。

銼打是鉗工的基本功,全靠日常練習。不論是下班后還是值班期間,阿布都賽米總會不斷練習,手心被銼刀頂出拇指大小的水泡是家常便飯。磨破了皮,阿布都賽米毫不在意,慢慢地,他的手心布滿了老繭,一遍遍地銼鋼板,一遍遍地動腦筋琢磨,銼刀用斷了幾十把。

技術日益精進,阿布都賽米對自己有了新要求——不僅用過硬的本領給企業帶來效益,還要培養更多高技能人才。

2014年,阿布都賽米鉗工技能大師工作室成立,2018年,工作室被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部評為國家級技能大師工作室。培養鉗工技能人才成了他的重要任務。

阿布都賽米(左二)給徒弟講解磨塊知識。 宋茹 攝

阿布都賽米對徒弟要求十分嚴格,要熟知設備的構造,銼刀每銼一下要知道工件的薄厚。“近年來,公司注重技能培養,我徒弟的獎章比我多。”阿布都賽米的辦公室里擺滿了徒弟們獲得的各種榮譽獎章。

阿布都賽米不僅申請了三項專利,還獲得了自治區勞動模范、全國技術能手、“新疆工匠年度人物”等多項榮譽。

電光石火煉焊匠 這位技能老師很嚴謹

操作車間彌漫著一股特殊味道,是焊槍操作時散發出的,這味道宋思軍太熟悉了,過去30多年,他幾乎每天都會聞到。“我就是在這味道的‘熏’陶下變老的。”他打趣說著。通過日復一日的練習和沉心鉆研,宋思軍在焊花的閃爍、明滅中,從一名焊工學徒成長為行業能手、技術骨干。如今走上教學崗位的他,又投身焊接技術高技能人才培養工作。

宋思軍(左)在指導學生練習焊接。宋思軍供圖

“無論在什么崗位,細致嚴謹,精益求精,是不變的標準。”宋思軍說。

拿焊槍,手得穩。為增強上肢力量及手部穩定性,宋思軍按照老師教的方法,在手臂保持平直的狀態下,吊磚練習,時間沒有上限,練到極致才停下來。每次練習結束時肌肉的酸痛感,他至今還記得。

宋思軍在進行二氧化碳氣體保護焊操作。宋思軍供圖

畢業后,宋思軍進入企業,在一線當技術工人。“工作了發現要學的還有很多。”他說,那時候工廠里的師傅帶徒弟大多是一對多,師傅常說他和別人最大的不同在于他把技術“看”到腦子里了。

憑借努力,宋思軍用12年時間從一線工人成為技術骨干,走上管理崗位。

18年來,宋思軍投身于教育人才培養工作中,雖身不在一線,但一直沒停下鉆研技術和工作創新。“一枝獨秀不是春,能培養出一批批優秀的技能人才,對我來說有更大的意義。我們的技術要跟著時代發展進步,我們更要做好工匠精神的傳承。”宋思軍說。

成名師帶徒弟 這位裁縫師傅很專注

艾山尼亞孜·阿布都拉今年36歲,2歲時因一場高燒導致肢體殘疾。初中畢業以后,從小對裁縫感興趣的艾山尼亞孜·阿布都拉開始學習裁縫知識。2005年,一直潛心學習的艾山尼亞孜·阿布都拉在父母的幫助下開起了裁縫店,之后他不停地學習研究如何做出讓顧客滿意的衣服,同時他通過網絡分享自己做的衣服,現在他也變成了當地小有名氣的“裁縫能手”。他還參加了自治區第六屆殘疾人職業技能競賽,并獲得男女裝項目一等獎。

艾山尼亞孜·阿布都拉說:“我特別感謝黨和政府給我提供一次創業的機會,我剛開店的時候,技術沒那么好,顧客也不多。后來我通過網絡平臺不停地學習裁縫技術,現在我技術好了,找我做衣服的顧客變多了,平均每個月能做300件衣服,收入越來越好了。以后我會更加努力,為身邊的人做榜樣,給他們提供就業機會,帶大家一起致富。”

如今,裁縫店的生意越來越火,生活越過越有滋味。但他沒有忘記身邊的殘疾朋友,從2005年開始,他便招收殘疾人和低收入群眾學徒,向他們傳授技藝,解決了部分殘疾人就業難題,還為莎車縣職業高中學生提供實習基地。目前,他的裁縫店共有員工15人,其中殘疾人員5人。

(整合:王昕冉 來源:天山網—新疆日報、莎車縣融媒體中心、阿克蘇地區融媒體中心、烏蘇市融媒體中心)

標簽:

今日熱點

熱點排行

最近更新

所刊載信息部分轉載自互聯網,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郵箱:5855973@qq.com

聯系我們| 中國品牌網 | 滬ICP備2022005074號-18 營業執照  Copyright © 2018@.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