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山網-新疆日報記者 黑宏偉 實習生 麥合麗亞·麥麥提
市井長巷,聚攏來是煙火,攤開來是人間。
(資料圖片)
傍晚,走在新疆各個城市的大街小巷,夜市的煙火氣撲面而來,精彩絕倫的民俗文化表演扣人心弦……隨著居民生活需求的變遷,具有豐富內涵和多元化表現形式的新“夜”態正加快形成,活躍的夜間經濟成為新疆消費市場的一抹亮色。
培育熱點
打造消費新場景
7月31日晚,烏魯木齊市天山萬科廣場門前一家名為“Happy Dog”的城市露營風飲品店,不少市民約上三五好友,在此休閑聚會。
烏魯木齊市民張筱雨說,市區內的室外露營很少見,在這里吹著小風、喝點小酒,讓人很放松。
“每天都是滿座。”該店店長考沙爾·卡木勒江說,該店6月10日開始營業,一開業便非常受歡迎,后期考慮增加營業時間,增加飲品種類,另外也準備增加火鍋等品類,滿足消費者需求。
街舞表演、航拍秀……今年以來,新疆大力實施消費新場景拓展行動,創新打造系列特色消費新場景,促進消費市場加快回暖。
城市生活節奏加快,夜晚成為人們放松和社交的重要時段。7月31日,在位于烏魯木齊市天山區的CCMALL·“時代之夜”夜市上,不少市民在這里感受繁華中的煙火氣。
“背后是大商場,面對著城市的車水馬龍,在這里喝酒吃串,是一種別樣的體驗。”烏魯木齊市民劉曉然說。
今年4月開業以來,該夜市以時尚、年輕、現代化等元素迅速在小紅書等網絡平臺“火出圈”,為來自全國的游客提供了一個不一樣的夜市體驗。
作為城市經濟的重要組成部分,夜間經濟繁榮程度是一座城市經濟便利度和活躍度的“晴雨表”。新疆各地不斷豐富夜間經濟消費業態,將餐飲、娛樂、購物等多場景串聯,用多元化、一站式豐富體驗和文化內涵吸引更多市民融入繽紛多彩的夜間經濟活動中,同時,開展形式多樣的促消費活動,培育消費新熱點,催生消費新“夜”態。
文旅融合
增添夜間文化味
大褂長衫一方桌,一紙折扇滿客堂,一塊醒木,一塊手帕,臺上的“說學逗唱”把臺下的觀眾逗得前仰后合。
7月30日,走進新疆相聲巴扎七一醬園店,“疆味”十足的相聲表演引來觀眾的捧腹大笑和陣陣掌聲。
“入夏以來,幾乎場場爆滿。”新疆相聲巴扎總經理薛得瑞說,作為新疆首家集聽相聲、品茶點為一體的相聲劇場,相聲巴扎表演的內容老少皆宜,有傳統經典節目,也有添加了新疆元素的新段子。
夜間經濟不是白天經濟的簡單延續,而是有其自身獨特內涵與規律,不止在舌尖,也在凝望和聆聽里。作為夜間消費重要內容之一,夜間旅游日益成為地方經濟發展新增長點。文旅融合與夜間經濟相輔相成,讓流量觸達商業發展各個維度,消費時空得到延伸,消費邊界不斷拓展。
觀星、露營、美食……7月21日,在巴里坤哈薩克自治縣怪石山景區啟動了首屆巴里坤星空旅游嘉年華活動,將大自然里夏日浪漫聚攏,激發起夏日文旅消費新活力。
巴里坤哈薩克自治縣縣委宣傳部副部長方秋蘭介紹,該活動融合了天文、民宿、露營、研學、攝影、藝術、民俗等諸多要素,不僅讓游客有了獨特旅游體驗,也讓旅游者真正融入消費場景,實現了文化傳播與旅游消費同頻共振。
提質升級
滿足消費新趨勢
近年來,新疆各地夜間經濟蓬勃發展,不斷涌現新模式、新場景、新業態,向著產業化、專業化、品質化方向發展,折射出大眾消費升級新趨勢。
作為烏魯木齊市熱門商圈之一,烏魯木齊經濟技術開發區(頭屯河區)萬達廣場今年再提檔升級,首店新店爭相進駐,冰淇淋、餐飲、電子產品等知名品牌落地,促進商業模式創新,提升商場形象和商業競爭力。下半年,該商場還將增設創意打卡點,引進“網紅”店,不斷推出促銷活動,釋放消費新動能。
夜間消費新風對于市民而言,是舒緩壓力的休閑消費,是城市文化與生活體驗消費、物質與精神消費的多重疊加。
4月,首屆新疆文化藝術節;5月,新疆草莓音樂節;6月,烏蘇啤酒音樂節;7月,“疆菓”音樂節……今年以來,一場場精彩紛呈的視聽盛宴,伴著夏夜微風,讓新疆的夜“亮”起來、夜間消費“火”起來、人們生活美起來。
如今,沉浸式、體驗式、互動式夜間消費聚集區正在不斷釋放新活力,加速助推夜間經濟與文旅產業深度融合,多元化消費場景滿足了市民個性化、多層次、品質化消費需求。
自治區商務廳黨組成員、副廳長何國慶表示,近年來,新疆夜間消費載體不斷擴大,夜間消費業態不斷豐富,夜間消費潛力不斷釋放。各地總結經驗,準確把握夜間經濟發展方向,探索形成了一批卓有成效的經驗做法,讓夜間消費“火起來”“熱起來”。
標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