頻道 > 生活 >   >  正文

追夢·一線職工風采錄|工地上的“全能選手”

評論

【追夢·一線職工風采錄】

工人日報-中工網記者 張翀 通訊員 靳曉茹

近日,記者走進位于江蘇省南京市的仙新路過江通道施工現場,目之所及,地面一塵不染,草坪、溝渠、圍擋都干凈整潔。吳勝義和他的工友們就是這片“高顏值”工地的守護者。


(資料圖片僅供參考)

2019年,吳勝義來到中交二航局仙新路過江通道項目部負責現場文明施工。他帶領陳記洋、李安壽、孫金根3位工友組成工作小組,每天6時30分,他們就開始清掃施工現場。

2020年3月,仙新路過江通道項目正式動工,項目對環保降塵尤為重視。

起初,項目部使用自來水進行灑水作業,成本較高。于是,項目部打算請給排水公司在不遠處的山澗埋設給水管道,通過“西水東調”降低作業成本。但是引水工程20萬元的報價讓項目部望而卻步。

吳勝義聽說此事后,主動請纓引水。

他在測算長度、設計埋管線路后,向設備部申請了一臺水泵和400米的水管,成本還不到兩萬元。他自己動手切割、電焊、鋪設……不到一周時間,現場的設備就用上了引來的水。

趙春青 繪

記者走訪施工現場時發現,整齊劃一的圍擋十分吸引眼球。這也是吳勝義的杰作之一。

項目剛開工時,項目部聯系廣告公司制作安裝了一批圍擋。然而讓人沒有想到的是,一場突如其來的暴雨讓圍擋破損嚴重。

吳勝義仔細研究這批圍擋的結構,發現是2片鐵皮中間夾著1塊泡沫板,美觀效果遠大于穩固效果。于是,吳勝義向項目部提出,利用倉庫堆放的彩鋼、杠桿等材料自己制作圍擋。

吳勝義把鋼桿做成四方形的骨架,把彩鋼切割成標準圍擋大小,利用墨線控制彩鋼邊緣齊平,然后通過電焊和螺絲將骨架和彩鋼連成整體,一塊堅固標準的圍擋就做好了。

扎根項目部的4年間,吳勝義累計為項目部加工制作圍擋超過500米。

不知不覺,吳勝義進入二航局工作已有18年時間。他曾參與過杭州灣跨海公路橋、馬鞍山長江大橋、蕪湖長江二橋等10余座跨江跨海大橋的施工,早已把工地當成了自己的第二個“家”。

挖食堂隔油池、貼瓷磚、修門禁、裝廣告牌……工地上的活兒,只要他能干的,他總想多干一點兒。精通“十八般武藝”的吳勝義,漸漸地成了同事們眼中的“全能選手”。

來源:中工網-工人日報

標簽:

今日熱點

熱點排行

最近更新

所刊載信息部分轉載自互聯網,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郵箱:5855973@qq.com

聯系我們| 中國品牌網 | 滬ICP備2022005074號-18 營業執照  Copyright © 2018@.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