獨家 >   >  正文

新疆野生動物救護中心:累計救助國家級保護動物3868只

評論

【天山守望】

“這是國家二級保護動物蒼鷹,很有可能是學習飛行時掉落下來的。”8月10日,在烏魯木齊市公安局達坂城區分局達坂城派出所內,新疆野生動物救護中心成員邢榮鶴接過民警手中的雛鳥。這是新疆野生動物救護中心成立以來救助的第3868只國家級保護動物。


(相關資料圖)

8月9日,達坂城派出所民警阿力木·蘇來曼和同事在巡邏過程中,收到居民送來的一只受傷的幼鳥。“后來在網上查到這是國家級野生保護動物,不知道怎么處理,我們就聯系了新疆野生動物救護中心。”阿力木說。

8月10日,新疆野生動物救護中心,工作人員孫政東和徐倩倩檢查蒼鷹基本情況。

新疆野生動物救護中心成立于2007年8月,位于新疆天山野生動物園,擁有專業的野生動物救護團隊和完備的醫療救護設備,日常救護受傷或執法機關罰沒移交的野生動物。

新疆天山野生動物園獸醫院院長、救護中心執行負責人馬超介紹,近年來,隨著相關部門的大力宣傳和公眾保護野生動物意識的不斷提高,救護中心接到的求助越來越多,截至目前,共救助了3868只國家級保護動物,其中包括國家一級保護動物雪豹,國家二級保護動物北山羊、猞猁等。救護中心對野生動物的有效保護,使保護區內的生態環境不斷優化、物種多樣性逐步提高。

“很多人以為救護受傷的保護動物,就是包扎一下然后放生,但具體工作要復雜得多。”邢榮鶴說,收容動物要經過觀察、治療、采樣、隔離、檢疫、恢復、馴化等過程,評估后符合條件才能放生,救護動物入園的同時,還要制定詳盡的適應性飼養保種—欄養繁育擴群—半散放—自然散放—自然生活的野生種群技術路線。

經過近3個小時的往返車程,邢榮鶴和同事邢元強、楊夢琪將蒼鷹雛鳥帶回救護中心。邢元強說,為了救護一只動物奔波幾小時甚至大半天是救護中心工作人員的常態,他經常在深夜接到救助電話。

8月10日,新疆野生動物救護中心,工作人員楊夢琪喂食小貓頭鷹。

為做好疫源疫病監測,檢查和采樣后,蒼鷹雛鳥被安置在救助中心動物保護醫院的一個房間隔離。中心救護的動物以兩棲爬行類和鸚鵡、鸮類、鷹隼類和鶴類等為主。楊夢琪拿著鑷子給一只正處于療愈狀態的小貓頭鷹喂食物:“肉要切成小碎塊,一小口一小口地喂。別看這個小家伙這么呆萌,攻擊性可強了。”雖然救護人員是出于善意,但這些動物往往會以啄人眼睛、撕抓人手臂等進攻性動作來保護自己。

馬超介紹,缺少專業救護方法,可能會導致很多珍稀野生動物在受傷后因得不到及時救助而死亡。公眾在發現體弱、傷病和受困的野生動物后,可及時撥打新疆野生動物救護中心電話求助,確保野生動物第一時間得到救助。

標簽:

今日熱點

熱點排行

最近更新

所刊載信息部分轉載自互聯網,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郵箱:5855973@qq.com

聯系我們| 中國品牌網 | 滬ICP備2022005074號-18 營業執照  Copyright © 2018@.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