獨家 >   >  正文

定標準提“身價”,不是所有的甜瓜都叫哈密瓜

評論

天山網-新疆日報記者 魏永貴

8月,走進哈密市伊吾縣淖毛湖鎮晚熟哈密瓜種植基地,翠綠的藤蔓枝葉間,躺臥著一排排金黃色的哈密瓜。


(相關資料圖)

“這邊種的是黃86,那邊種的是西州蜜17號。黃86每畝銷售價7000元,西州蜜17號每畝銷售價6000元。”淖毛湖鎮希望社區瓜農梁娟英高興地說,“總共280畝瓜,全部被瓜商訂購了。”

好瓜不愁賣。淖毛湖鎮晚熟哈密瓜種植面積達4.15萬畝。進入8月,已被全國各地瓜商“瓜分”完畢。

7月19日,參加哈密市第一屆哈密瓜產業高質量發展大會的嘉賓在參觀哈密特色鮮果產業鏈平臺服務中心。天山網-新疆日報記者 魏永貴攝

這幾年,哈密市應季瓜、雙季瓜的訂購價都穩中有升,但喜悅之中也有隱憂。7月中旬,哈密市召開第一屆哈密瓜產業高質量發展大會,發布了哈密市政府聯合農業農村部規劃設計研究院編制的《哈密瓜產業高質量發展研究報告》(討論稿)。報告指出,哈密瓜產業的發展面臨著諸多問題和挑戰:資源與環境約束加劇,亟待轉變發展方式;優質不優價,亟需統籌規劃和打造品牌;冷鏈流通和保鮮處理存在短板,亟需強鏈補鏈;農業對外開放加劇市場競爭,亟需轉型升級……

面對挑戰,該如何破題?作為哈密瓜的原產地,哈密市第一屆哈密瓜產業高質量發展大會作出了回答。

制定哈密瓜標準

瓜以地名,地以瓜聞。哈密瓜,是中國原產瓜果中唯一以地名命名的瓜中臻品。

《哈密瓜產業高質量發展研究報告》(討論稿)指出,追根溯源,全國各地的甜瓜(主要是厚皮甜瓜)均源自新疆。其中,哈密栽培歷史最久、品種資源最豐富,同時也是甜瓜“走”向中原的重要出入口和集散地。

如今,哈密瓜名氣之大,已不限于新疆。在全國各地不少甜瓜冠以“哈密瓜”之名在市場銷售。

“在國內,不是所有的甜瓜都叫哈密瓜。但是,符合標準的甜瓜,今后可以叫哈密瓜。”在第一屆哈密瓜產業高質量發展大會上,與會專家提出的這一觀點,引起了大家的熱議。

“我在全國很多地方都看到了哈密瓜,但是,國內很多地方的哈密瓜品質跟這里不可比。”第一屆哈密瓜產業高質量發展大會參會代表、中儲南京智慧物流科技有限公司首席戰略官李敬泉說,哈密瓜作為一個地方品牌,如何實現品牌提升,需要深入思考。

“我們的目標,是降低國內各甜瓜產區的‘內卷’,把哈密瓜打造成中國的哈密瓜,讓哈密瓜成為新西蘭車厘子,或者泰國貓山王榴蓮那樣的國家品牌。”哈密特色鮮果產業鏈平臺體系建設工作專班成員劉佳音認為,建立哈密瓜產業聯盟公用品牌,是實現哈密瓜產業高質量發展的有效途徑。

“什么樣的瓜可以叫哈密瓜?關鍵是標準制定和質量認證。”參會代表、麗水山耕農業發展研究院院長丁志遠建議,應該在哈密市成立哈密瓜認證中心。同時,借助哈密瓜產業聯盟的成立,升級打造哈密瓜公共品牌IP,推動品牌與區域、文化等資源的融合發展,為解決中國單品類農產品產業發展樹立新標桿。

提升哈密瓜“身價”

今年,哈密市伊州區花園鄉雙季瓜種植基地種植的哈密瓜獲得豐收。這是工人在給哈密瓜套袋,準備裝箱發運。張超攝

哈密市伊州區南湖鄉紅山村是哈密瓜核心產區之一。哈密老瓜鄉農產品專業合作社在紅山村種植了4000畝哈密瓜,7月中旬以平均每畝5000元的價格被各地瓜商訂購一空。

合作社負責人趙宏遠說,作為一種嘗試,今年合作社種植了3畝“私人訂制”的哈密瓜,品種好、質量好,增收效果好,“一畝地1000個瓜,一個瓜兩公斤多,賣幾十元,兩天內就全部被客戶買走。”

讓哈密瓜實現優質優價,是這次大會上專家和業界代表關注的焦點之一。

“哈密瓜銷售很順暢,但是按畝均2噸計算,算是低價銷售。”新疆北大倉農業科技開發有限公司董事長宋林認為,哈密瓜產業的發展要克服產品集中上市的劣勢,加強保鮮技術研究和應用,“通過保鮮,一年四季有得賣,統算下來售價肯定比集中上市高。”宋林說。

“把哈密打造成為全國哈密瓜產業的高質量發展中心、研發中心與全國流通中心,加強哈密與哈密瓜主產區的協作,共同維護哈密瓜的質量與口碑。”中國國際電子商務中心副主任付誠說,品牌是價值的體現,哈密瓜由地方知名品牌向高質量、高附加值的全國品牌轉變,是實現哈密瓜“身價提升”的重要途徑。

“除了鮮食,哈密瓜通過深加工提升附加值大有可為。”國家西甜瓜產業技術體系副首席科學家張超指出,對柑橘、草莓、香蕉產業的深加工增值分析表明,20%的深加工量,可以帶動整個產業增值2.7倍以上,“目前,哈密瓜的深加工總量很低,這方面有非常大的提升空間。”張超說。

打造哈密瓜品牌

在本屆哈密瓜產業高質量發展大會上,哈密市立足全國看哈密瓜產業,貫徹新理念,樹立大格局,聯合甘肅、河北、河南、山東、海南、內蒙古、湖北、江蘇、云南、浙江10個甜瓜主產區、主銷區的種植企業、流通企業、高校、研究機構等單位代表300多人,成立產業聯盟,商討行業標準,制定品牌規劃,開始著手打造“中國哈密瓜”品牌。

除了召開大會,哈密市最關鍵的一招,是著手建設面向全國的哈密特色鮮果產業鏈平臺體系。

“這個平臺體系,將成為覆蓋全國甜瓜種植區的產業發展平臺。”哈密鮮果產業鏈平臺建設專班辦公室常務副主任張國棟介紹,哈密市重點從種質研發、標準認證、冷鏈物流組織、金融結算、品牌流量推廣5個方面,建設覆蓋哈密瓜全產業鏈的平臺體系,通過平臺實現全產業鏈各項要素的高效匯集,把哈密瓜由區域公共品牌向“中國品牌”轉變,提升哈密瓜產業含金量和附加值,助力全國瓜農增收,推進鄉村振興。

目前,哈密特色鮮果產業鏈平臺服務中心已完成一期工程建設。張國棟介紹,該中心采用市場化融資模式,一期工程由社會化資本投入近億元。二期軟硬件建設將加快步伐,在創新中不斷完善平臺體系建設。為推進哈密特色鮮果產業鏈平臺體系建設,哈密市人民政府還分別與農業農村部規劃設計研究院、中國質量認證中心、中國國際電子商務中心簽訂了合作協議。

“我們將由‘哈密瓜因哈密而得名’向‘哈密瓜產業因哈密而輝煌’轉變。”哈密市委書記孫濤表示,哈密市將在天時地利人和的時空交匯中,廣聚天下瓜友,搭平臺、建機制、立標準、強服務、聚數據、鏈產業、賦能量、優生態、揚文化,著力探索出一條哈密瓜產業高質量發展的路子。

標簽:

今日熱點

熱點排行

最近更新

所刊載信息部分轉載自互聯網,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郵箱:5855973@qq.com

聯系我們| 中國品牌網 | 滬ICP備2022005074號-18 營業執照  Copyright © 2018@.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