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廣州29歲女子長期喝奶茶,導致多臟器出現衰竭,確診糖尿病被送入ICU”的新聞引起了很多人的關注。眼科專家提醒:在警惕糖尿病越來越“年輕化”的同時,更不能忽略糖尿病所引起的一系列并發癥,比如糖尿病引起的眼部并發癥,嚴重的話可能會導致失明。
家住漢南的王先生今年41歲,但卻有著超過10年的糖尿病史,日常血糖控制很規范,暫未出現并發癥,但從去年開始,王先生偶爾感覺到雙眼視物模糊并伴有黑影飄動,他以為是眼疲勞,并沒有在意。今年8月份開始,王先生感覺雙眼視力每況愈下,甚至看手機都非常吃力,他趕緊前往漢陽愛爾眼科醫院就診。
漢陽愛爾眼科醫院眼底病科主任胡慶華為王先生進行了初步檢查,發現他的視功能極差,雙眼視力不到0.1。進一步檢查發現,王先生的視網膜已出現廣泛嚴重增殖,大量新生血管,視網膜嚴重皺縮,被診斷為雙眼增殖性糖尿病視網膜病,需要及時治療,否則會面臨失明的風險。隨后,胡慶華主任為王先生進行了玻璃體注射+視網膜激光光凝手術,術后王先生的視力有所改善,但比較遺憾的是由于拖延時間比較長,手術也只能維持現有視力。
在接診的過程中,王先生告知胡慶華主任,內分泌科醫生曾建議他要定期檢查眼底情況,但因為自己血糖控制的很好,眼部也沒有明顯的不適,因此未將醫囑當作一回事,更談不上定期前往醫院檢查眼底。
王先生的情況讓胡慶華主任非常惋惜,她介紹,臨床中許多糖尿病患者認為只要把血糖控制好,就不會發生“糖網病”。其實,血糖控制得好并不等于不會出現眼部并發癥,血糖控制得好只能是延緩其發生和發展,預防糖網的關鍵在于早就診,早發現,早治療。
據了解,糖尿病視網膜病變是糖尿病中最主要的并發癥,也是眼科最常見的疾病,流行病學研究顯示,我國糖尿病患者中糖尿病視網膜病變發生率達50%左右,是50歲以上人群致盲的主要原因之一。
胡慶華主任提醒廣大市民朋友,早期糖尿病視網膜病變患者沒有任何癥狀,眼睛不疼不紅,視力也正常,但大多數患糖尿病多年的“糖友”實際上都已有視網膜病變。到了中期,患者會感到視物模糊、眼前有黑影飄動、視物變形等。而到了病變晚期,患者往往會發生血管破裂出血或造成牽拉性視網膜脫離,此時致盲已不可逆。
胡慶華主任建議,為了防止糖尿病眼底病變嚴重化,糖尿病患者應至少每半年進行一次眼底檢查,這樣才能確保在病變初期就能及時解決問題;而針對血糖控制不好的患者,則需3個月甚至1個月復查一次眼底。除了盡早進行眼底檢查,長期隨訪也是防治糖尿病視網膜病變的重要舉措。由于糖尿病是終身性疾病,而視網膜病變的發生發展與糖尿病病情控制及病程長短密切相關,因此廣大“糖友”萬不可因感覺視力沒有變化,而忽略了眼科定期隨訪觀察的重要性。
極目新聞記者 廖仕祺
通訊員 彭錦云